第一百二十四回 鸡同鸭讲

    第一百二十四回 鸡同鸭讲 (第2/3页)

 “你们喝稀粥、吃野菜?不妥!”

    杨承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差别待遇不太合适。

    田英娘却道:“士兵、工匠都消耗惊人,老弱妇孺不用干重体力活,吃差点没有问题。”

    “那我以身作则,也和你一样吃野菜。”杨承应道。

    “这怎么行。”田英娘摇了摇头道,“你也是士兵一份子,不应该吃野菜。我以身作则,就可以了。”

    杨承应看英娘坚定的眼神,想了想之后,点头答应。

    虽然来之前,已经确定由尚学礼负责辎重,韩云朝率军保护沿途的安全。

    确保从旅顺港到金州城再到新屯,这条补给线源源不断的运来粮食。

    可正如田英娘所说,如果不节省一些,是不行的。

    三个多月呢!

    所以,杨承应最后还是答应了。

    吃过早饭,杨承应便带着公孙晟等亲卫巡视各处。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还有难民陆续投奔,吃喝拉撒等必须安排妥帖。

    因此,将新屯进行了合理规划。

    中心地带是住宅区,将士和百姓严格分开,避免出现冲突。

    北面,前沿构筑防御工事,和炮兵阵地。

    西面靠山和水的位置,修筑馒头窑和水塘。

    西南面是如厕区,用棉线和树藤拉出警戒线,并且划出男女如厕的区域,还设置醒目标志,防止误入。

    无论男女老幼,都教他们挖多深的坑如厕。

    东面是大海,设置简陋的渔港,用渔船打一些鱼改善伙食。

    南面是垦荒区,与百姓驻地相接。

    从北方逃难来的百姓,在这里会得到一块田,自己开垦,自己耕种。

    将领归杨承应管,百姓归方震孺管,各司其职。

    杨承应巡视,首先来到了山上的炮兵阵地。

    彭簪古正在教新兵火炮射击技术。

    因前一世并非炮兵出身,杨承应起初饶有兴致的听,想知道这个时代的炮兵是怎么传授炮兵技巧。

    听着听着,杨承应就觉得不太对。

    不懂几何可以理解,连用手指目测距离都不会,而是最最最低级的——靠感觉。

    感觉怎么样就怎么样。

    “孙先生,我有事儿想找你谈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