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回 王法

    第一百四十四回 王法 (第3/3页)

仗,巡按大人的衙门只能回到辽西。”

    “你呀你,我……算了,不和你说了。”

    方震孺甩袖离开。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茅元仪叹了口气。

    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茅先生不必操心,一切都顺其自然。”

    说话的人,正是杨承应。

    其实,他刚才是故意给他们腾出空间,说说话。

    方震孺对他有意见,他怎会不知!

    只是关系不到位,聊也是白费口舌。

    不如让茅元仪和方震孺谈一谈,或许有用。

    现在看来,失败了。

    “将军,属下担心你们关系闹得这么僵,会不会影响大局。”

    茅元仪担心的说道。

    无论是经略衙门还是巡抚衙门,信任方震孺肯定多于杨承应。

    他担心,又要闹幺蛾子。

    杨承应笑道:“王巡抚现在一门心思想收复辽西,才没空管我这个小人物。

    他甚至希望出兵,配合他进攻辽阳。”

    “哦?竟有此事。”

    茅元仪这段时间一直在钻研鸟铳铸造技术,减少报废率,对于局势没有过多了解。

    那些事是宁完我负责的。

    杨承应把王化贞上奏朝廷、花钱联合蒙古大汗的事告诉了他。

    “蒙古人会答应吗?”

    茅元仪摇了摇头,觉得不可信。

    杨承应笑了,原来茅元仪也认为林丹汗有用。

    于是,只好再把蒙古的情况向茅元仪简单的科普了一遍。

    “大把的钱花了,却换不来一兵一卒。

    甚至导致草原上真正握有兵马的将领不满,真是费力不讨好。”

    杨承应没好气的说道。

    “总督大人瞧不出来吗?”茅元仪反问。

    此时的蓟辽总督,还是王象乾。

    这可是一位靠撒银子安抚边境的主。

    但,杨承应不好当着茅元仪的面,编排这位总督大人。

    他只好道:“有些事能看出来,未必能说出来。边境多事,如果不迅速安抚,后果你是知道的。”

    茅元仪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暗想,熊经略和王巡抚之所以能留下来,还是因为将军接连几次大胜,将功补过。否则下场,只怕比袁应泰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