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回 虚虚实实

    第一百八十五回 虚虚实实 (第2/3页)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黄台吉解释道:“我们继续装作军中没有大汗的样子,朝着辽西进军。

    辽东巡抚王化贞毫无作战经验,得到大汗不在军中的消息,会产生大意的思想。

    只要王化贞出战,凭借我们三旗的兵马,足以对付他们。”

    经过这一解释,众人总算明白了。

    就是要继续制造大汗不在军中的假象,钓出窝在广宁城里的王化贞和明军。

    只要明军出来野战,他们有信心一举击溃明军。

    “熊廷弼为人持重,他会不会严令王化贞不要出战呢?”

    岳讬又问。

    上次发生在辽阳的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不会!”黄台吉斩钉截铁的说道,“钱粮都由兵部尚书直接拨给了王化贞,熊廷弼毫无办法。

    否则也不会又把辽东经略衙门搬回山海关,而不是广宁。”

    上次丢城失地,按大明律例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要完。幸亏杨承应在金州几场漂亮的仗,为他们保住了官位。

    吃一堑长一智,按道理讲,王化贞应该收敛一些才对。

    恰恰相反,他从杨承应的战报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好好的练兵就能打败奴兵。

    于是,他也开始练兵,还派人到金州学习练兵方法。

    可惜只学了皮毛,还贪多。一口气练出了十二大营,总共好几万明军。

    这下给了他底气,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恢复了以前的姿态。

    “杨承应会不会提醒他,要死守广宁?”岳讬问。

    “提不提醒都改变不了什么。”

    黄台吉很自信地说道,“如果父汗在此,王化贞还会小心,我们在这里,又不是‘主力’,反而滋生他冒进的思想。”

    硕讬双掌一击:“妙啊,主要这个笨蛋出城,我们就有办法杀他个人仰马翻。”

    “杨承应会不会不告诉王化贞,父汗不在军中?”代善有一丢丢担心。

    黄台吉笑道:“杨承应虽然和明廷不对付,却没有一点点反明廷的想法。

    另外,就算他不说,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