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回 柳河之败

    第三百零六回 柳河之败 (第1/3页)

    汗王宫议事结束后,李永芳长子李延庚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府。

    整场会议对他来说只有三个字形容——小透明。

    自从镇江堡一战,其父李永芳败给杨承应后,老汗王对父亲的信任大幅下降。

    基本上就是镇守凤凰城,再也掺和不到大的征伐。

    刚到府内,管家小声来报:“有位故人来访。”

    故人?

    李延庚先是一怔,继而明白了,是明军派来的细作。

    原来李永芳自王化贞时代起就和明朝暗中有联系,但没有建立真正联系。从镇江堡一战后,李永芳感觉后金有点危险,应该脚踏两只船。

    于是他暗中让李延庚和明朝取得联系,互相通一些情报。

    比如盖州之役,李延庚就通过细作告知明军,杨承应只率领一千多人北上。

    谁能想到,这是杨承应的障眼法。

    李延庚赶紧到书房,接见这位“故人”。

    打扮成老菜农的细作,熟练的从烂菜叶里掏出一封用竹筒装的信,恭敬的双手捧着递给李延庚。

    “马总兵再三让小人转告李将军,望务必成全。”细作小声地说道。

    李延庚心中疑惑,取出竹筒里的密信一看,恍然大悟。

    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在信中希望他提供广宁到海州一线的守备情报,明军打算来一个小规模的作战行动。

    原来总督王象乾的碰瓷式上报,让马世龙等一干西军名将非常没有面子。

    没参与就是没参与,搞这些花花肠子干什么!

    恰巧此时,马世龙奉命驻守锦州,作为宁远城的前哨,提防广宁的后金军。

    为了挽回面子,也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对得起二十万内帑,马世龙打算运用西军惯用的鸡贼战术,砍几个人头就走。

    再加上从杨承应那里买来的人头,凑个斩首几百,上报朝廷。

    李延庚看完信后,陷入了一阵深思。

    大贝勒离开前,将广宁布置得非常严密,偷袭不仅不能得手,还有可能损失许多人马。唯一的情况只有盖州和海州。

    盖州目前没有兵丁驻守,海州驻兵较少,过一段时间也会驻守大量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