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回 婚礼

    第三百三十五回 婚礼 (第2/3页)

在心里,事后,还给了王永十几两银子。

    王永谢过。

    次日一大清早,杨承应身着朝廷赐服,骑着白马,到城南迎接凤驾。

    公主下嫁,与普通人家成亲大不相同,各种礼仪不能省一样。

    到了南门后,杨承应下马,静静地等候着。

    其他将领和官员也都跟在身后,和他一样等着。

    正午的太阳那么大,杨承应感觉都晒出油,仍只能挺在那里。

    直到夕阳西下,忽然听到马蹄声。

    现场本来就很安静,马蹄声因此显得格外扎耳。

    杨承应知道是“公主来了”,赶紧低下头。

    骑马的人没有停,到了杨承应身边后,骑着马缓缓行进。

    他作为现场的风纪监督,唯一的职责是巡察谁没有按照规矩来。

    接着,两队太监拍着巴掌走过来。

    他们不是喝彩,而是再次强调现场噤声。

    来了不久,忽然听到奏乐的声音。

    大部队终于来了。

    长长的队伍,从南门往南列队,一眼望不到边。

    “终于来了,我的天啊,这比现代结婚累多了。”

    杨承应远远瞄见凤驾,心里不禁嘀咕。

    但听到一声轻咳,他赶紧把头低下。

    等凤驾抵近的时候,杨承应正要率众下跪。

    贴身丫鬟春桃快步上前,朗声道:“公主有令,驸马免跪。”

    “谢公主隆恩。”

    杨承应躬身行完礼,让吴三桂把帷幕后面的白马牵出来,骑了上去。

    缓缓来到公主的凤驾旁。

    队伍继续行进,而众人都留在原地跪拜。

    为了防止白马闹出乱子,杨承应不需要亲自策马,是由一个小太监牵着马。

    凤驾到了公主府门前,旋即停下来。

    杨承应翻身下马。

    这时,从府里跑出来好几个丫鬟,双手将红布铺开,从公主的凤驾一直铺到府里的礼堂。

    实际上,不需要铺那么长,因为府里早铺好,只门口这一段路需要临时铺。

    等红布铺好,杨承应踩在上面,向凤驾下跪磕了一个头,“恭请公主下轿。”

    说了三遍,磕了三个头。

    也不用公主回答,杨承应自行起身,来到凤驾前,轻轻揭开轿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