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回 先兵后礼

    第三百六十九回 先兵后礼 (第2/3页)

匪的军功则由鲍承先去核准。

    原则三条,先登、斩将夺旗、杀敌和负伤情况作为核查标准。

    总之,文馆已经初步起到了作用。

    在后金军攻打内喀尔喀的时候,杨承应在总兵府接见了来自江南的富商。

    朝廷批准旅顺港建立市舶司的消息,被他们最先知道了,于是一群人带着礼物来盖州谒见杨承应。

    “诸公请坐。”

    杨承应在总兵府的正堂接见他们,表现得很有礼貌。

    这群富商为首的,是一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者,姓陈。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海宁陈氏,正和他一个宗族。

    浙东奉行一半出仕,一半经商的传统,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陈老头抱拳道:“杨帅威名,我等在江南便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幸拜会,大慰平生。”

    “你们的威名,我也知道。去年金州镇粮价疯涨,多是出自你们的手笔。还有,我派人到江南买粮,你们一粒都不肯卖。

    到处闹饥荒的时候,你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一通数落,直接把这群富商弄得下不来台,个个面红耳赤。

    他们脸皮很厚,不会被几句话说红了脸,而是看杨承应连基本礼节都不管,就开始说黑历史,有不祥之兆。

    “杨帅误会了,那都是米商干的事,我等只是棉布商人,不会干这些事。”陈老头赶紧狡辩。

    杨承应冷笑道:“你这么说,敢让我把米行的几个老板叫来,你们当堂对质?”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他们哪敢对峙,这不是把脖子往人家刀口上撞吗?

    陈老头到底是厉害,他赶紧岔开话题:“那都是过去的事,杨帅大人有大量不会跟我们计较。再者,我等都是正经商人,没有干违法的事。”

    “哼,你们货船夹带蟒缎,当我的人眼瞎吗?”杨承应眼神一凛。

    原来这群富商之所以千里迢迢赶来,不只是为了买通杨承应这位金州镇总兵,还因为杨承应扣押了他们的货船。

    说起来,这群人当真是天真,或者说贪得无厌。居然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敢在货船里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