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回 捏软柿子

    第三百八十九回 捏软柿子 (第2/3页)

:“以我军现在的实力,实在没把握能完胜杨承应,如果不能大胜就等于大输,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

    “明白。”众人点头。

    汉人千千万万,但女真人数量有限,蒙古人又靠不住。

    真要是折损太多兵马,对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实在不利。

    因此,后金军依旧选择按兵不动。

    敌情很快传到杨承应这边。

    “有趣,有趣!”

    宁完我抚掌大笑道:“真想不到皇太极抱着和大帅一样的心思。”

    “什么心思?”祖可法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军北上,抵达辽阳,则建虏不得不与我军决一死战。”

    杨承应笑着解释道:“但无论是我,还是皇太极本人都不愿意在此时决战。”

    努尔哈赤留给多铎的正白旗依然实力很强,再加上代善的正红旗,想要获胜没有十足的把握。

    一旦兵败,那么后方迁徙的百姓都要跟着遭殃。

    而且,此时兵败对李朝方面影响不好。

    即便是获胜,百分百是惨胜,失去大部分生力军,则无力阻止后金军南下。

    短时间再训练一支同等技术水平的军队,着实不容易。

    总之,杨承应始终奉行一条原则,在各方面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避免和敌军进入大决战。

    历史的明朝就是心里没点数,动不动就出去和对方打决战,打一次输一次,每输一次就丢失大片土地,和损失大量的人口。

    “因此,我军继续待在海州卫,等阿敏从李朝撤军,我们再撤军。”

    杨承应叮嘱道:“我们要加快节奏,尽可能多的将百姓带走。”

    “是。”众将应道。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累计迁移的百姓多达两万户,八万百姓。

    这些人将待在盖州及复州卫的广大区域,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

    李朝境内,在皇太极一再催逼下,以及杨承应兵锋据说抵达鞍山的情况下,阿敏终于扛不住,决定撤军。

    这一次东征,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听说阿敏已经从李朝撤军,杨承应也立刻率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