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回 卖粮

    第四百三十一回 卖粮 (第2/3页)

拉拢回来,那京师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有鉴于上次崇祯的不理会,袁崇焕这次整了个“狠活儿”。

    他在奏疏里写道:如果朝廷不愿意招抚朵颜卫,又想保证蓟镇和京师安全,那么趁着皇太极没有犯边,臣率军出塞,将朵颜卫全部驱逐,然后驻兵塞外,效法戚少保当年上奏之事。

    崇祯接到奏疏,觉得袁崇焕考虑事情很是周到,但朝廷现在没有钱,拿什么养活驻守在大宁的明军。

    另外,他觉得皇太极哪有这么大的本事,能绕开宁锦防线从蓟镇入犯。这死鞑子就不怕杨承应趁机拿下海州、辽阳等地吗?

    于是崇祯没有理会袁崇焕的上奏,只批复了两个字:不可。

    已经是十一月下旬,辽东大地已大雪纷飞。

    苏布地的使者再次造访袁崇焕,恳求袁崇焕拨粮食。

    袁崇焕思前想后,决定先斩后奏,在高台堡给苏布地卖一部分粮食。

    何可纲得知后,极力反对。

    “都堂万万不可,即便要给蒙古人粮食,也应该先报陛下批准,再卖粮食。否则一粒米都不能卖给蒙古人,请都堂收回成命。”

    “陛下许我便宜行事之权,而今朵颜卫遭到沉重打击,如果我们不给活路,就要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

    袁崇焕说道:“一旦喀喇沁全面倒向皇太极,蓟镇门户大开,京师也会不安稳。”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事情不能这样干。”

    何可纲继续苦劝:“圣上刚刚即位,最忌讳的是臣下不听他的话。

    您没瞧见,连杨承应都收敛许多。不仅主动来见了您,又主动派使者联络登莱巡抚衙门,就是怕引起圣上注意。”

    杨承应派使者主动联络李嵩的事,是李嵩报上来的。

    李嵩还在报告里说,杨承应主动送来一些粮食,以供养登莱水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岂能坐视情况继续恶化。”

    袁崇焕仍然不听:“圣上是聪明之主,日后定会理解微臣的一片苦心。”

    说完,袁崇焕径直去了库房。

    他要亲自安排此事。

    “都堂……都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