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回 漏算

    第四百三十八回 漏算 (第2/3页)

对于途经的州县来说,当然不愿意管饭,因为事先就没有相关的预算,只能地方自己临时筹钱筹粮。

    蓟镇闹饷好几年了,哪有多余的粮食给关宁军。不给,又害怕别人弹劾当巡抚的贻误战机。除了赶回来,还有什么别的招。

    “难道王巡抚敢违抗袁督师的命令!”黄得功不信。

    “有什么不敢的。”宁完我笑道,“王元雅的顶头上司可不是袁督师,乃是总务|总务蓟、辽、保定军务的刘大人。”

    黄得功一脸懵逼。

    官场上这些弯弯绕,那是黄得功这样的行伍出身能懂的。

    杨承应笑道:“我们不要说这些糟心事了,还是说一下,我军的计划,你回去回复袁督师。”

    “是。”黄得功感激地看了杨承应一眼。

    “建虏的主力仍待在沈阳,另有一部分兵力驻守辽阳,还有一股汉军主力驻守在凤凰城一带。”

    指着一幅悬挂在屏风上的辽东地图,杨承应沉着脸说道:“眼下建虏似乎并没有南下的打算。”

    “依照阿敏的性情,可不是个会被动死守的人。”

    宁完我轻捋颔下短须,沉吟着说道:“阿敏很有可能是等待我军深入辽东腹地,再出骑兵截断补给线路。”

    “敌人当真狡猾。”黄得功说道。

    “所以,我军下一步行动,并不是北上而是往西打,将广宁等地的后金军零散的士兵消灭。”

    杨承应说道:“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能随时支援袁督师。”

    在辽东一隅,想干啥干啥,反正天高皇帝远。但是京畿重地,遍地都是王侯将相的家产,好多甚至是开国就存在的公侯伯爵。

    没有旨意擅自入京,那是重罪一条。

    明廷虽然很穷,能偶尔要到点粮食和钱财也是好的。何况,忠君思想弥漫,没必要直接起冲突。

    “我回去之后,定会把这些禀报给袁督师。”

    黄得功说道:“原本袁督师派末将前来,也是想询问金州镇情况,看能不能随时支援我关宁军。”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杨承应坐下,笑着说道:“我等都是袁督师麾下,随时都可以调遣。”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