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回 可怜的百姓

    第四百四十二回 可怜的百姓 (第2/3页)

,一天给十个铜板,管两顿饭,谁知小娃娃都来了。”

    “他们来了,赶回去就行了!难道我们没有供他们饭食?”

    杨承应更生气了。

    对这些百姓编户后,按照老规矩,青壮都拉出来修城和修墩台。妇女主要负责他们的伙食,儿童和老人则集中起来供饭、烧炭取暖。

    这样做既能迅速安定百姓,也能保护这些金州的未来。

    到了金国凤这里,居然把孩子们拉出来修城!

    “大帅,属下也很无奈。”

    金国凤苦着脸道:“如果是管两顿饭,这些孩子还不来。可属下给他们钱,他们就都要来。”

    “这……”杨承应微微皱眉。

    “就以那一对姐弟举例。”

    金国凤指着合力抬砖的姐弟:“他们家一家几口,父亲被建虏杀害,母亲抗拒建虏一头碰死。奶奶瞎了眼睛,随着众百姓逃荒来这里。

    想到以后没人种地,一家人就得饿死。丫头跑来求属下,属下怎么忍心拒绝。

    像这样的情况,不止他们一家……”

    说到这里,金国凤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杨承应心里也是堵堵的,不禁想起纺织厂的菜儿。

    她的遭遇和这些孩子是一样的。

    据英娘说,那丫头居然要嫁人了,嫁给杨承应麾下的把总陈邦选。

    “这些孩子还太小,不能暴露在严寒。”

    杨承应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把他们都集中起来,请一个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每人每天能拿五个铜板,必须报到。”

    “女孩怎么办?”金国凤问。

    “女孩也一样,都要读书。如果没有女先生,就在逃难的妇女里挑。”

    杨承应说道:“挑不到,就请女兵营的出来一个教书。”

    这等于变相给那些孩子们钱。

    “是,大帅。”

    金国凤郑重其事的对杨承应行抱拳礼,然后兴冲冲地召集孩子们去了。

    不只是金国凤这里,还有其他工段的孩子们,他们一听以后可以不用干重活,还能有饭吃,有钱拿,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几个懂事的孩子,甚至跑到城下遥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