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回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四百七十七回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2/3页)

朝廷,剖明心迹,表示勤王可以,但是不能接管宁锦区域。”

    宁完我笑着说道:“以表现出大帅勤王的忠心,和不染指关宁军的决心。”

    “说的对,我这就写奏疏。”

    杨承应听罢,立刻提起笔来,亲自写奏疏。

    奏疏内容,和宁完我说的一样,都是自己愿意勤王,但不接管关宁军。

    送奏疏的快骑经过宁锦区域。

    很快,此事被左良玉“不小心”打听到了,禀报给何可纲。

    “这杨侯爷年纪轻轻,却这么沉得住气。”

    何可纲苦笑着说道:“明明就想要关宁军,却装出一副忠臣的模样,死活不要。”

    这番话,是左良玉和曹文诏等忠诚部下在场,他才说的。

    外人面前,不能提一个字。

    曹文诏笑道:“杨帅的意思很简单,需要我们关宁军再联名上书皇帝,请求让他执掌关宁军。”

    “怕落人口实,这无可厚非。”左良玉一脸无所谓,“做皇帝都有个三辞三让,咱们联名就是了。”

    何可纲想了一下,点头同意。

    于是,关宁军将领联名上书朝廷,恳求杨承应执掌关宁军,管理宁锦区域。

    杨承应推辞的奏疏,和关宁军联名奏疏,一前一后都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

    崇祯顿时头大。

    他很恼火,发现杨承应比起袁崇焕来,真符合刻板印象——桀骜不驯,不受节制。

    可据传旨的王承恩禀报,杨承应把圣旨供起来,开会前,都要先拜一拜再开会,似乎是个忠臣的样子。

    “杨承应不肯接旨,爱卿以为是不是可以答应他。只让他率军勤王,不让他接管关宁军。”

    崇祯无奈,只得再问兵部尚书申用懋。

    “陛下,杨承应要勤王必须走辽西,如果辽西不归他管,粮草供给将成大问题。”

    申用懋如实说道:“至于不肯接关宁军,还是因为关宁军是朝廷的精锐,仓促接管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他私下派人接触关宁军,这会儿又不接,真虚伪。”

    崇祯怒气冲冲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