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回 绣岩城

    第五百回 绣岩城 (第2/3页)

没有当兵的民户售卖粮食。

    渐渐的,集市规模扩大,开始有了其他日用品。

    受制于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越远离盖州的地方,越推崇以物易物。

    “你打猎所得,全部换了粮食、盐巴,有没有换银子?”

    黄耀说罢,杨承应接着问马三泰。

    “有,但是特别的少。”

    马三泰点头,面容古怪的看了杨承应一眼,继续道:“这里太穷,要银子没地方使啊。”

    “可总归有啊,你怎么花呢?”杨承应追问道。

    “侯爷,您追问银子下落,是不是觉得俺没有交税啊?”

    马三泰犹豫了一下,语气多了三分苦涩。

    黄耀嘴角抽搐,心想,哪有这么跟大帅说话的。

    正要呵斥,杨承应却抢先道:“你误会了。辽东镇按地收税,你没有地,我干嘛要问你收税。”

    马三泰这才松了一口气,大方说道:“有啊,不过,俺把它藏着。等多了,就出山买匹马,再买点东西驮回来。”

    “就是有一件事,俺搞不懂。”他突然开口。

    “什么事?我说不定可以给你解释。”杨承应微笑着说道。

    “侯爷,为什么外面的米粮价格忽高忽低。俺手里的银子攒起来不容易,可每次去价格都不一样。”

    “粮食在哪里都是紧俏货,老哥只觉得粮价忽高忽低,没想过,辽东镇以外的不少区域,连买粮食都没地方。”

    “是吗,这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放心,等战争稍微停下来,情况会不一样。”

    “这该死的战争。”

    马三泰低声骂了一句。

    关于粮价,杨承应也没有办法。

    想要调解粮价,最好的办法是拿物资对冲。

    可是,朝廷不拨一粒米粮,李朝和倭国来的粮食又急于用军队。

    加上两年干旱,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用于对冲。

    从马三泰家里出来,杨承应又去了军户的家属家中,晚饭时回来。

    他临时住在黄耀的守备府。

    一进门,就看到一口大锅咕噜咕噜冒泡,里面煮着猪肉。

    “你们平常吃这个?”杨承应扭头,看向黄耀。

    黄耀先是点头,想想又不对,赶忙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