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回 万国津梁

    第五百四十一回 万国津梁 (第3/3页)

   杨承应领着他到了制作纸币的作坊,还见到了负责人曹润生和曹振彦。

    “这么多的钱都交给我打理!”何斌受宠若惊。

    “没错!”杨承应点点头,“以后,你就是我辽东镇银号的总负责人,发行纸币,借贷银钱等,都由你负责。”

    “我……我一介武夫,上阵杀敌当仁不让。”

    何斌一脸惶恐的左顾右盼:“开钱庄的事,我真干不来。”

    “这和开钱庄不一样。”

    杨承应带着他边走边教授:“钱庄就简单收账入账,抵押物品等业务,要求不走眼。

    开银号,需要你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老百姓信任纸币,肯花这些钱。”

    “您的意思是,要我想办法像朝廷‘花’大明宝钞那样,把这些纸币‘花’出去。”

    “你回答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不要搞强制执行。”

    大明宝钞的失败就在眼前,纸币不能走老路。

    何斌有些听懂了,“那么印钱怎么解决?一直印吗?还是另有窍门。”

    “这就要靠你自己把握,不能超过我给你的准备金太多,再就是引起市面上的通货膨胀。”

    杨承应笑道。

    “这话怎么说?”何斌又糊涂了。

    “打个比方,大明宝钞不允许官府回收,银号允许回收。而且同意用纸币兑换纸币,或者是纸币兑换白银。”

    杨承应说道:“要允许顾客用纸币存储,允许顾客取出存储的纸币。

    但是,必须强调一点,无论是存储的黄金白银,还是存储的纸币都不允许跨界。”

    “我懂,存纸币就取纸币,对不对。”何斌问。

    “就是这个意思。”

    杨承应说道:“这就账房提高了要求,提防他们做假账。”

    “不管是干什么都得提防。”何斌点点头。

    “正是这个道理。”

    杨承应领着何斌继续走,向他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只要纸币成功推行到了市场,杨承应就可以借纸币聚敛真金白银,转移将来可能爆发的财务危机。

    再进一步推广到李朝,开始一步步把它打造成通行货币,那么就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