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回 朝廷使者

    第五百四十二回 朝廷使者 (第2/3页)

了边塞,沈世魁被我派去监督市舶司的情况,都没有回来。”

    这话半真半假。

    负责税务的两人确实不在,但不是像杨承应说的那样,去了边塞和市舶司。

    而是一个去了互市点,确认新开的茶马市场。

    南方的茶叶走海路和漕运,大量偷偷涌入辽东镇。

    杨承应把茶叶拿到互市点贩卖,以此换来马匹。

    另一个去了盐场,视察位于镇虏城和青泥洼的盐场。

    由于登州之乱,山东的盐场产量锐减,正是辽东两大盐场赚钱的大好时机。

    不能说实话,是因为这都没有经过朝廷允许。

    很显然,徐光启带着目的来的,不肯就这么轻易放过。

    只听他沉声道:“朝廷有朝廷的难处,蓟镇不稳,宣大和三边更是时时刻刻面对着蒙古的威胁。”

    这都是朝廷自作自受,杨承应心想。

    “是啊。”杨承应嘴上很难过,“朝廷的确不容易,我已经从孟将军的来信中得知一切,哎!”

    “辽东以前多是军户,朝廷宽大没有收赋税。”

    徐光启循循善诱:“驸马,你应该体谅朝廷的难处。”

    原来是来要钱!

    杨承应早有准备:“徐老说的对,身为人臣啊,怎么能不体谅君父难处。所以,我已经做好准备。”

    “哦,说来听听。”徐光启以为杨承应给钱。

    “我已做好了出兵的准备,只等秋收一过,旋即北上,袭扰鞑子。”

    杨承应半真半假的说道:“确保鞑子在今年年末,明年春耕之前不会袭扰蓟镇。”

    “这!”徐光启一阵失望。

    我是来要钱,你却只字不提,只谈用兵,还是袭扰。

    一直没说话的孙承宗看不下去了,直截了当的说道:

    “朝廷希望驸马出一部分钱,用于拱卫蓟镇。不瞒你说,前几天蓟镇又闹起了兵变。”

    “我是辽东总兵,又不是蓟镇总兵。”

    杨承应反驳:“军费开支,应该由您这位蓟辽督师负责,我一个区区的总兵哪能承担。”

    “你不奏请朝廷,擅自开互市点,征收盐铁税。违反太祖定下的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