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回 鞍山之战

    第五百四十五回 鞍山之战 (第1/3页)

    杨承应率幕僚伫立在牛头山脚一处高地,面北而望。

    大批全副武装的辽东军步伐整齐,有序的通过了牛头山。

    过了牛头山,再过去就是耸立在平原上的海州城。

    到了海州,就距离后金的鞍山城只有八十里。

    一名哨探飞马抵达,他跑到杨承应的面前汇报:“大帅,海州附近出现鞑子骑兵,孔将军已率军驱离。”

    “知道了。”杨承应丝毫没受打扰,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军队行进的情况。

    在他身后,已经是新一师师长的张存仁,说道:“看来鞑子是在试探,发现我大股骑兵立刻撤退。”

    “这说明皇太极也来了,不然不会派出数量众多的哨骑,逼得孔有德率骑兵出击。”

    杨承应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今日务必抵达海州城下,确保将士们睡一个好觉。”

    “是。”传令兵立正,旋即飞马禀报给高处的掌旗官,以及其他传令兵。

    为了赶在秋收后第一时间动手,杨承应把很多事都推了。

    譬如除了送别徐光启等朝廷大员,还有蒙古部落首领。其余事情都交给范文程和宁完我,他只专心调兵遣将。

    徐光启等人都走了,只有一个不速之客执意留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嗣昌。

    此刻,他就与杨承应站在了一起。

    杨承应把望远镜递给杨嗣昌:“杨巡抚,你看看吧。”

    杨嗣昌没用过望远镜,一脸狐疑的接过望远镜,学杨承应刚才的样子观察。

    他看到大军行进整齐,满心羡慕,更加疑惑:“杨帅,你的军队怎么做到行进如此整齐?”

    “这和数年如一日的训练有关,另外粮草要准备充足。”

    杨承应毫无保留的回答。

    这位日后官居高位的杨阁部,就算学会又如何,背靠搞不来钱的朝廷,再好的经验也是白搭。

    “如果每个总兵都能像杨帅一样,我想,天下就太平咯。”

    杨嗣昌不怀好意的吹捧。

    惹得杨承应哈哈一笑:“要真是那样,就该换咱们的陛下寝食不安……哈哈……”

    杨嗣昌尴尬的笑了一下。

    很明显,他也知道自己的话过了头。

    辽东军快要抵达海州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