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回 李鸿基

    第五百五十一回 李鸿基 (第1/3页)

    崇祯和他哥天启,一对兄弟,两个极端。

    天启是“懒”,懒得惊天地泣鬼神,以致于养出了魏忠贤。

    他和魏忠贤一道把爷爷万历皇帝积攒的内帑,花了一干二净。

    崇祯则是“勤”,每日坚持批阅奏折,从不间断。

    后世总以为,崇祯杀了魏忠贤,导致失去了能掣肘文官的宦官集团。

    殊不知,崇祯委派了很多宦官到地方,监督各地军政事务。

    只因为崇祯的“勤”,管着这些宦官,让他们像魏忠贤在地方上胡作非为。

    而且,他还创造性的发明了“密折制度”。

    只不过由于本人能力欠缺,密折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崇祯本人有啥问题呢?

    三个字,不背锅。

    出了事过错是下面的,有了功全是他自己的。

    裁撤驿站这么大的事,他就把锅甩给了一个小小的兵科给事中!

    可怜的刘懋对此完全不知情,还以为天子真的器重他,于是立即执行。

    很快,这一刀就砍到了银川驿。

    银川驿座落在银川河谷中段的西番庄,银川河从驿馆西边流向黄河,是河州通往青海、河西等地的第一驿站,位置十分重要。

    官道旁,写着酒铺名字的幌子,在风中飘荡。

    一伙边军大马金刀的坐在铺子里,用大碗喝着和水差不多的酒。

    这年头,有水喝都算好的。

    即便是边军,也不敢大吃大喝,他们只点一丢丢的下酒菜。

    酒铺老板也怕这些兵痞,给他们上了满满一碟。

    正吃着,就见官道上有自西向东走来一个风尘仆仆的人。

    这人胆子很大,看到官军也不怵,牵着毛驴低着头,安静地走过去。

    边军中有人认识他:“老李哥!”

    那人愣了一下,回头一看,又仔细瞧了瞧:“王大成?”

    “哈哈……是额!”王大成大喜,“老李哥,怎么在这看到你。”

    那人听了后面那句话,一点点故人重逢的喜悦被冲淡了。

    王大成一瞧,当即出了酒铺,拽着那人往酒铺里走,并向弟兄伙计介绍他:

    “这是额幼年伙伴,额给财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