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回 箭在弦上

    第五百五十九回 箭在弦上 (第2/3页)



    各军继续执行围困计划。

    另外,各师抽调一部分精锐骑兵,袭扰驻军辽阳的后金军。

    代善指挥后金军,也以骑兵反袭扰,但不追击。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维持着诡异的和平。

    因为隆冬快过去。

    都要为春耕做准备。

    鞍山以南,海州以北的大片农田,因为两军交锋而荒芜。

    随着明军全线顶在鞍山,这些农田可以耕种。

    杨承应采取的措施,是百姓的屯田和军队屯田一并进行。

    虽然各自划分区域但不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用这种方法防止后金军的步兵翻山越岭,偷袭种地百姓。

    冬去春来,雪水在融化。

    杨承应拿着望远镜,带着杨嗣昌和侍卫们沿着河谷巡察。

    杨嗣昌一个山永巡抚却待在前线这么久,傻子都能看出来,他是孙督师派来监视杨承应的。

    不过,杨承应不在乎这件事。

    他知道,杨嗣昌总有一天会离开。

    “你瞧,这大片土地都因为战争而荒废了。”

    杨承应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河岸,无奈地说道。

    “没人耕种自然就荒废了。”杨嗣昌道,“再者辽东百姓时刻与蒙古和女真冲突。能种地,已经是很稀有。”

    自明朝收边,整个北方防线经常打仗。土木堡之变后,情况进一步恶化。

    蓟镇幸运的是有戚继光,太平了几十年。

    辽东历任总兵,包括李成梁在内,都不尽如人意。

    “大帅,信使到。”祖泽洪策马禀报。

    “哦,传他过来。”

    杨承应拉住马缰绳。

    就见祖泽洪领着一个身着甲胄、背蜈蚣旗的青年士兵前来。

    不远处还有他的同伴。

    “大帅,密信。”

    士兵不是从背上的木筒,而是敞开衣襟,从衬衣里取出带有他体温的密信。

    祖泽洪接过,用密码本翻译。

    “敌走,蓟镇危。”

    短短五个字,如平地一声雷。

    杨嗣昌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