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回 达成协议

    第六百二十七回 达成协议 (第2/3页)

   这么长时间,幕府用各种手段渗透并控制各藩。

    颁布锁国令的原因之一,就是西南诸藩利用海外贸易,有不受幕府控制的倾向。

    如果杨承应设立在江户设领事馆,等于是把这种风气带到了德川幕府的核心盘。

    换谁都会本能的拒绝。

    杨承应对此早有准备,他看了一眼祖泽洪。

    祖泽洪道:“诸位疑虑,我方多少有些了解。设立领事馆,恰恰是规范双方贸易,避免出现包括走私在内,不受控制的因素发生和发生后及时协调处理。”

    这句话,说到了德川家光的心坎里。

    他眼前一亮:“如果领事馆本身从事违反幕府的行为,这又该如何处置呢?”

    这话的底层逻辑,不再是反对建领事馆,而是担心领事馆威胁他的统治。

    “虽然不能直接派兵进去把他们抓起来,但是可以派使者来辽东与我商讨。”

    杨承应说道:“将军试想,如果没有领事馆,像前几天的事发生一次两次,三次四次,难道次次都要互派使者沟通?”

    德川家光等人若有所思。

    “再者,你们最不用担心我会干这些事。”

    杨承应说道:“辽东与贵国隔着茫茫大海,这是其一。其二,谁会得罪顾客。得罪了顾客,谁买我的布,我又从哪里进口需要的粮食。”

    这话半真半假。

    有朝一日,布匹多到你承受不了。你再主动挑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但就眼前的局势来说,这话非常中肯。

    德川家光还在犹豫。

    身为大御所的德川秀忠,却开了口:“作为等价交换,我也希望在贵方建一个商馆。”

    “可以。北宁府深居内陆,不适合建商馆。”

    杨承应爽快的答应,“如果您愿意,可以在金州建商馆。那里有大规模的纺织作坊,可以省了不少路程。”

    旅顺港作为不冻港和商贸发达地区,其实最合适。

    但在那里建倭国商馆,杨承应心里非常不舒服。

    不为别的,就是不舒服。

    德川秀忠既然开口,酒井忠胜等老中也不好再反对。

    他们齐刷刷的看向德川家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