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回 一支奇兵

    第六百三十七回 一支奇兵 (第1/3页)

    如果接你一双鹰的眼睛和翅膀,俯瞰辽东大地。

    就会发现两支精锐,正在南沙河两岸对峙。

    一支是后金军,一部分驻扎在通往辽阳的官道上,另一部分驻扎在羊磊山、大沟湾等山上。

    皇太极这次也学乖了,不像以前,把侧翼的山峰轻易让给辽东军。

    他以镶红旗岳讬为主将,扼守大沟湾等山峰。

    自己则设帅帐在羊磊山上,居高临下,观察敌军情况。

    另一支自然是辽东军。

    背靠鞍山城,在南沙河南岸布阵。

    杨承应把中军帅帐设在河南岸的山上,也能够居高临下,监视敌军动向。

    双方都是倾尽全力,却形成了拉锯战。

    这是因为双方统帅都很清楚,以现有的军力,谁也吃不掉谁。

    皇太极只要把杨承应牵制在鞍山,就达到了战略目的。

    而杨承应这一方呢。

    事实上,和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辽东军里其实没有杨承应。

    他去了哪里?

    李朝,龙川郡。

    杨承应驻马在鸭绿江畔,眺望着鸭绿江上一眼不见尽头的水军船队。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自东北向西南流入西李朝湾,下游河段地形开阔,两岸有低山丘陵和较窄平原,江心多沙洲。

    每年十二月到四月是冰封期,不能通航。

    到了五月,也就是西历的六月,雨量变得充沛。

    凭借如此便利的河道交通,粮草辎重的运输变得相当轻松,大大地减少了人工和粮食的耗费。

    “从这里到辽阳有四百余里,多是崎岖的山路。”

    靳国臣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水师船队,笑道:“经略,您猜敌人知不知道我们进攻凤凰城,再偷袭他的后方。”

    杨承应笑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太担心。我们的目标,不在于夺下所谓的重镇,而是防止敌人分兵偷袭李朝。”

    “哎,真希望鞑子知道这一点,再派兵前来迎战。”

    靳国臣故作悲伤的叹了口气。

    “靳将军,你猜皇太极会不会出来呢?”

    收回远眺的目光,杨承应转头对靳国臣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