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回 准备充分

    第六百四十一回 准备充分 (第1/3页)

    汤站堡。

    饮马河南北两岸,东行兵马络绎不绝。

    人喊马嘶,烟尘漫漫。

    杨承应在这里兵分两路。

    一路以祖大乐为主帅,统帅虎翼营、折冲营和义军首领柳镇末,镇守汤站堡。

    让他们遏制住来自北方的八旗精锐。

    另一路,杨承应亲自担任主帅,率领豹韬营、王绍勋的边军,以及李朝水原防御使李时白的李朝官军,直扑险山堡。

    李朝的义军和官军,本来是水火不容。

    在杨承应命令下,却能作为第三拨支援到战场。

    至于,为什么杨承应带李朝官军,而不是义军围攻险山堡。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官军太菜,义军战斗力很强。

    一个是保卫家园,一个是填饱肚子,区别就这么简单。

    由于德格类刚逃回来,军心还没有安定,杨承应率军轻易将他包围。

    险山堡位于瑷河旁,附近地形开阔,有瑷河从旁流过。

    杨承应依山傍水,安营扎寨。

    下午,他派人请德格类出来说话。

    德格类出现在城上。

    杨承应道:“将军已被我军团团包围,生死只在一线。与其等死,不如率众投降,我不会亏待你。”

    “足下这话,只对阿巴泰这些失意之人有用。我德格类乃是先大汗嫡传第十子,又是正蓝旗主。”

    德格类朗声道:“两个字回答你,不降!”

    无论是神情,还是态度都非常坚决。

    杨承应听了之后,也不气恼:“既如此,那我就不好再说什么。他日决胜负,别怪我手下不留情。”

    “我也一样。”德格类抱了抱拳,转身下了城。

    杨承应也回了营寨。

    靳国臣担心道:“经略,我军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元气未复。如果强攻守备严密的险山堡,恐怕未必成功。”

    “这是自然。搞不好还会给他趁机脱逃,导致功亏一篑。”

    杨承应胸有成竹。

    “那该如何攻城?”李时白好奇地问道。

    他麾下的官军,说好听是训练时间短,说难听就是凑数的。

    因此,他心里忐忑不安。

    杨承应笑道:“有的时候,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