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回 平息事端

    第六百五十回 平息事端 (第2/3页)

计划,自投罗网。

    阴差阳错,希奇的计划最终失败。

    “事情说开了,就这么简单,却为何闹出这么大动静!”

    杨承应说道:“归根到底,还是你们和我们在心中有怀疑的种子。只需要有人稍微浇点水,就破土发芽。”

    他起身,走到了三连士兵的中间,边走边道:“你们之中,有一部分人想回家,这可以理解。

    那边有你们的父母和亲人,你们想看望他们。

    可是,你们也要清楚一件事。不管你们当时出于什么心理,选择投入辽东镇门下。

    在大金眼中,你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叛徒。

    他们不在乎你们的死活,只要能挑起事端,无所不用其极。

    试想,如果他们在乎思乡情切的巴彦淖、和克图,乃至硕图,会下此毒手吗?”

    部分士兵低下了头,满脸羞惭。

    也有部分士兵,若有所思。

    达尔汉道:“经略的话,虽然有些刺耳,却是事实。我们在这里日子过得越好,大金国越不敢对我们的亲人下死手。

    这件事的道理很浅显,他们害怕呀。如果不害怕,会使出这么卑劣的手段吗?”

    “经略,师长,我……我有话说。”

    达谚站起身,朗声道:“说实话,我以前的确想回家,那里有我的老母妻儿。可,可我现在……”

    “你现在依然可以想家!”

    杨承应轻拍他的肩膀,“想家不是一种错误,如果是错误,那我们早就指出来,何至于发生这些事。”

    “经略……”达谚欲言又止。

    “以后,大家都可以想家,学会写字,也可以写家书。”

    杨承应说道:“等将来我们打回去,你们就可以把这些家书,一封封给妻儿老小,让他们知道,你们没有忘记他们。”

    士兵们纷纷起身,重重地点头。

    正午在三连用完午饭,杨承应又到二连去探视打架受伤的士兵,说了些鼓励的话。

    下午回到府邸,第一个召见的人是冯铨。

    冯铨举步入内,眼睛先扫了一眼大堂。

    堂内,除经略外,没有其他人在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