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回 真正的打大仗

    第六百七十七回 真正的打大仗 (第1/3页)

    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很多国家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是和钢铁工业绝缘。

    有些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却只能捧着“金饭碗”要饭。

    个中原因很多。

    杨承应相信,其中一条就是错过时机。

    再就是教育跟不上。

    所以,杨承应决定亲自上,从基础开始做起,带领一部分百姓完成蒸汽时代的钢铁工业。

    这,才是他说的“打大仗”的真正含义。

    至于实现这一切的地点,杨承应选择在朝阳县。

    朝阳是杨承应取的名字,准确读应该念zhao阳县。

    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随杨承应一同前往朝阳县,是整编第二军的新六师,师长黄得功。

    此外,科技院和天工局、纺织作坊等倾巢而出。

    还有十余万百姓跟随。

    庞大的队伍,在大凌河谷走出长长的队伍。

    一眼望不到尽头。

    “经略,属下有一件事不太明白。”

    黄得功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对骑马在前面的杨承应道:“经略既然要在朝阳县建城,为什么不把玛哈噶喇金佛放在朝阳?”

    由于出身低微,黄得功自担任要职,就喜欢骏马。

    以彰显他的身份。

    杨承应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觉得我不用玛哈噶喇金佛,喀喇沁各部肯把这里让给我?”

    “您是经略,他们敢不让出朝阳县。”

    “你那是抢掠,不是治理。治理需要耐心,而不是一刀切。”

    杨承应说道:“再者,承德这个地方,如此重要,我怎么可能一直让它在外面。”

    黄得功一听,大概懂了经略的意思。

    用一尊玛哈噶喇金佛,稳住喀喇沁各部的同时,换来一块朝阳县。

    等将来实力够了,承德就要回来。

    和大宁卫一起,构成北方防线。

    “新六师的家人,都跟着一起来了吗?”

    黄得功在边上正想着,就听到经略问话。

    他忙收回思绪,回答道:“都来了。有部分川湖兵不肯来,也被我成功说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