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回 找上门

    第六百八十二回 找上门 (第1/3页)

    杨嗣昌升迁,杨承应是知道的。

    这一年秋,杨嗣昌官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但他大老远的从阳和专门跑到朝阳县,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杨嗣昌一行人被发现得早。

    此时距离朝阳县,还有大约半日路程。

    杨承应请茅元仪等人回去,又命手下准备好酒菜。

    他带着侍卫,亲自去迎接杨嗣昌。

    双方在一座山谷相遇。

    一见到杨承应,杨嗣昌便笑道:“我就知道,杨老弟的哨骑,早已把我到来的消息告诉老弟。”

    他一边说话,一边冷得直呼气。

    口中呼出的白气,几乎遮住了他的脸。

    杨承应笑道:“这里寒冷,咱们有话到屋里再说。”

    “好。”杨嗣昌连连点头。

    在杨承应引路下,杨嗣昌来到朝阳县。

    阴沉沉的天下,白雪皑皑。

    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出黑烟,大部分行人都待在家里。

    开门的都是商铺。

    风雪中,店铺老板双手揣兜,哆哆嗦嗦的守着店铺。

    杨嗣昌感慨道:“杨老弟当真有夺天地造化之功,半年不到,这里已经捡起一座规模颇大的城镇。”

    “这都是‘朝廷’的功劳啊,如果不是剿饷和辽饷闹的,他们也不至于这么辛苦逃到这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

    杨承应话里有话。

    杨嗣昌能听得出来,尴尬的笑了笑。

    因为剿饷就是他的主意。

    沿着街道,过了一座桥,来到经略府。

    进到火炕屋,蒙面而来的热气,让杨嗣昌的脸一下疼了起来。

    杨承应一边脱下披风,一边请杨嗣昌上炕。

    “好。”杨嗣昌站在原地,侍从取下他背上的披风挂在衣服架上。

    杨嗣昌坐在炕上,把腿一伸。

    侍从上前,把鞋脱了,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瞧得正在倒酒的杨承应,直摇头。

    等杨嗣昌坐定,杨承应把酒杯往他面前一推:“来,暖暖身子。”

    “啊好。”杨嗣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