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回 杨嗣昌借兵

    第六百八十三回 杨嗣昌借兵 (第2/3页)

,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杨承应边吃菜边问道。

    “把你的辽东军借我几百人使一使。”杨嗣昌道。

    听到这话,杨承应抬头,透过火锅的雾气看杨嗣昌:“你和我开玩笑吧,辽东军入关是要经过兵部的许可。”

    杨嗣昌道:“我怎么会和你开这种玩笑。再说,你狡猾得很。只要不入关,天高地远,你都在闯,兵部的调令在你这里如同废纸。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个嘛……”杨承应有些犹豫。

    “你放心,军队的粮食都包在我身上,实在不行,我自己掏钱。”

    杨嗣昌拍着胸脯保证。

    这一点,杨承应倒是相信。

    毕竟杨鹤和杨嗣昌父子都是大地主出身,十万两银子随随便便都能拿出来。

    还留下过“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传说。

    “你这么急着要借兵,是为了什么?”杨承应很好奇地问。

    “还不是贼军闹得。”杨嗣昌把筷子夹着的肉往碗里一扔,“贼军自车厢峡脱困,就活跃于陕西一带。

    万一流窜到山西,就我手底下的那些兵,唉,难说。”

    “可我也不能长期借给你,那不成了你的标营嘛。”杨承应道。

    “借我一个月,哦不,借我两个月。”

    杨嗣昌一脸恳求。

    山西由于闹贼寇,已经前后免了三任巡抚。

    否则杨嗣昌不会这么快就从山永巡抚任上,一下子提拔到宣大、山西总督。

    杨承应想了一下,说道:“我可以借给你两个月,但是,他们必须带着第一批煤和铁,到集宁驻扎。”

    “时间挺紧的,拿你借给我半年。到明年三月,保证到集宁。”杨嗣昌赶忙道。

    “你怎么又改口了。”

    “我想了一下,到山西都要一个月时间,这得扣除吧。还有,我组织百姓挖矿也需要时间。”

    “你怎么学的跟商贾一样,这么斤斤计较。”

    “哎,全是跟你学的。”

    “那这半年的粮草。”

    “我包了!”

    “行,成交。”杨承应答应了。

    有人帮忙养军队,这是一件大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