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回 “称兄道弟”

    第七百一十一回 “称兄道弟” (第1/3页)

    送别了藏地使者,接下来就该为迎接外喀尔喀使者做准备。

    等做完这件事,杨承应离开集宁返回朝阳县,便进入倒计时。

    他这么积极联络外喀尔喀,一方面是因为沙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战马。

    蒙古马个头不高,不及阿拉伯马和顿河马,冲刺不够。

    但是蒙古马耐力一流,自身抗性好。

    品种要优中选优,繁育也是一件大事。

    除重视牧场的建设,还有就是跨越马品种之间的结合和生育。

    这就需要得到各个地方的优质公马。

    此外,短期内,杨承应需要大量战马。

    只有通过互市交易,才能得到。

    但是杨承应不可能消化所有的战马。

    这就需要内地帮忙消化。

    这便是杨承应为什么让范永斗在张家口行商,而不是丰镇。

    张家口在大明一直是重要的马市。

    外喀尔喀的马送到张家口,但在这之前,辽东镇的人先把其中最好的马选出来买了。

    这样一来,外喀尔喀得到了钱,大明得到了马,杨承应得到了优秀的战马和品种,都有光明的未来。

    与杨承应预想的一样,外喀尔喀三汗中,只有车臣汗硕垒前来。

    其余两个大汗,都以各种借口拒绝前来赴会。

    有趣的是,车臣汗的妻子,正是娜木钟的妹妹。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杨承应与车臣汗的交往。

    大帐内,杨承应宴请车臣汗,以及车臣汗带来的首领。

    杨承应坐在主位,端起酒杯道:“在下尽地主之谊,略备薄酒,欢迎车臣汗远道而来。集宁初创,各项尚未齐全,若有照顾不周,还望车臣汗海涵。”

    “经略言重了。老夫远居塞外,衣服饮食仅有而已。”

    硕垒端着酒杯道:“经略盛情款待,令我等受宠若惊。”

    “请。”

    “请!”

    众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杨承应看向硕垒,微笑着说道:“中原缺少好马,而塞外多是健壮的骏马。塞外苦寒之地,缺乏衣服饮食,而中原都有。

    以后,你我两家互通有无,彼此互帮互助,这不比杀伐,更有意义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