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回 新的大汗

    第七百二十一回 新的大汗 (第2/3页)

    由于大军征战期间,不宜公开举丧,停柩的房间里只点了几盏招魂油灯。

    昏黄的灯火下,金国凤腰系一条白绫,呆跪在灵柩前怔怔出神。

    挥手示意曹变蛟退下,杨承应缓缓走到金国奇灵柩前,恭敬地连施了三礼。

    金国凤是金国奇的族弟,兄弟俩相差岁数有些大。

    “额?”

    金国凤这时才发现有人进房,机械地抬起头,看清来人后,急忙准备起身行礼,“参见经……”

    “国凤不必多礼。”

    杨承应伸手轻压在金国凤的肩头,阻止了他的动作,“我只是来看看金将军,还有你。”

    “经略,这本是兄长最后一仗,打完就可以退役。没想到……”

    话还没说完,金国凤就已泣不成声。

    “我知道,他本来可以不用来,可他还是来了。”

    杨承应轻拍金国凤的肩头,怅然叹道:“哎!国凤,你也不要过于悲伤。等战事结束,我会把国奇的牌位放到石鼓寺,永远接受世人的香火。”

    “经略,末将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说吧。”

    “请把末将兄长葬于此地,让他与一起阵亡的将士在一起,大丈夫夜枕青山,与同袍不朽,才是武人快意之事。”

    “想好了?”

    “请将军成全!”

    “好吧,我答应你。”杨承应点点头。

    由于防腐技术不足,想要把这么多阵亡将士运回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只能就近掩埋。

    但是,高级军阶的将领会被护送回“家”,落叶归根。

    还要举行盛大的葬礼。

    这是对将领的一种“奖励”。

    金国凤主动放弃,显得难能可贵。

    十月五日,辽东军开始就地休整,补充给养。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初步估计需要半个月,完成各部休整,再挥师北上。

    一方面是受制于古代的交通条件。

    另一方面,杨承应此时还不知道皇太极已经去世。

    沈阳城内一片死寂。

    灵堂内,除代善等少数以外,后金将领无不披麻戴孝。

    因为灵柩里躺着后金大汗——皇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