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回 草包熊文灿

    第七百三十回 草包熊文灿 (第2/3页)

    相比之下,周延儒虽然嘴上有点恶毒,但能干事。

    “陛下,臣有个不错的提议。”

    温体仁已经意识到危机,赶忙主动表现。

    “讲。”

    “臣提议,重设蓟辽督师,由洪承畴担任。”

    温体仁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洪承畴极有才干,一定能镇守好山海关和蓟镇等要地。”

    崇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眼下,除“闯贼”躲入深山,其他贼寇已经基本平定。

    剩下的事,交给其他人去办就行。

    让洪承畴到山海关镇守,强化北方的防线,以防万一。

    想到这里,崇祯问:“卿家认为,谁合适担当六省剿匪重任?”

    “两广总督,平定海贼的熊文灿,堪当此任。”

    温体仁举荐道。

    崇祯点点头,觉得十分妥当。

    于是他当场拍板,派曹化淳南下,去两广考察熊文灿的能力。

    温体仁偷偷擦了额头上的汗。

    杨嗣昌回来,奉上册封的诏书。

    崇祯提笔要改,然而看完三千字的诏书后,竟然一笔未改。

    “杨卿,莫非提前知道朕要册封杨承应的事?”

    崇祯提着笔,惊讶地问。

    “臣昨日进京述职,今日参与朝会,才知道封王一事。”

    杨嗣昌低头回答。

    崇祯相信他说的话,点头赞道:“卿在片刻之间能下笔万言,朕竟然一字不改,实乃天下之大才。”

    心里已经有了,让杨嗣昌到兵部历练的想法。

    “臣谢陛下夸奖,愧不敢当。”

    杨嗣昌磕头。

    “哦,对了。”崇祯语气温和,“朕已打算委派熊文灿继续剿匪等事宜,让洪承畴担任蓟辽督师,镇守山海关。

    卿在宣大要和洪承畴多加联系,务必拱卫好北方防线。”

    “遵旨。”

    杨嗣昌心头疑惑丛生,还是乖乖的按下去,朗声回应。

    曹化淳说是考察熊文灿,更多的是转达崇祯的意思。

    啥意思呢?

    您老省着点花钱,国库撑不下去了。

    当然,这话不能对杨嗣昌和温体仁讲。

    杨嗣昌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