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回 李倧

    第七百五十七回 李倧 (第1/3页)

    众人像做梦一样,从沈阳到抚顺跑了个来回,只用一个时辰。

    百官们迷迷糊糊地下了车。

    接下来,轮到有功之人坐车体验一把。

    有功之人具体指的是,立下过功勋,已经退居二线。

    也有一部分获得勋章和见义勇为的百姓。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爵位。

    退役老兵,尤其是立下过战功的老兵,与杨承应闲聊时,都觉得军队里的称呼虽好,但在民间不买账。

    没听说过上将少将之类,有什么了不起。

    杨承应也学精了,来了个“偷梁换柱”。

    怎么个“偷梁换柱”呢?

    百姓不是不知道上将少将嘛,咱给他改一改。

    将官退役,一律封公。但不世袭,在明代称为流爵,有上奏权。

    校官对应侯爵,尉官对应伯爵,士官对应子爵。

    有重大战功,但是退役的时候军阶不高,授予男爵。

    这不就好理解了嘛。

    而且每一级爵位又分五等,根据退役时的军阶和职务,再考虑是不是加等。

    另外,为了彰显百姓中见义勇为,交税积极,或者管理地方有方的士人百姓,也会授予爵位。

    但不属于“公侯伯子男”爵位,而是民爵。

    民爵分轻车都尉(一二三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并且不限男女。

    廷议时,讨论并确定,再派民部官员颁授。

    第二批坐火车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人。

    下了车,公主等女眷感觉身体不舒服,先回去了。

    这时,祖泽沛来报:“大王,据前方传来消息,李朝国王已经抵达辽阳。”

    说着,递上邸报。

    “这么快。”

    杨承应拿过邸报确认后,算了一下,说道:“从辽阳到这里,大概需要两日的路程。”

    他又对祖泽沛道:“你去告诉冯铨,命他这两日内检查一遍,确保不出现纰漏。”

    冯铨在礼部担任侍郎。

    “是。”祖泽沛恭敬的退下。

    洪承畴笑道:“还以为李朝的骨头有多硬,原来不过尔尔。”

    从林庆业把消息带回李朝,到确定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