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回 针锋相对

    第七百五十八回 针锋相对 (第2/3页)

    大王只要不动声色,派人治理好安东县,则投奔我们的百姓,如流水一般。”

    众人这才发现,大王的确富有远见。

    交涉委派能臣周亮工出任安东县知县,又要求李朝,在安东县进行互市贸易。

    原来是在让李朝百姓有对比,从而愿意跟随。

    难怪李朝死活不同意互市,还针对“逃人”问题,屡次派人与外务部尚书宁完我交涉。

    “所以,明天谈判时,一定要注意。”

    杨承应说道:“在越境、逃人的问题上,可以让步。驻军、世子做人质和上缴保护费,寸步不让。”

    “属下明白了。”宁完我抱拳道。

    外交讲究一个级别对等。

    只要李朝国王不开口,杨承应也不会说一句话。

    所以,杨承应要叮嘱宁完我,确保他理解自己的战略意图。

    第二天中午,双方在崇政殿正式谈判。

    李朝方派出的代表,乃是金尚宪。

    他本来因反对李倧追赠生父为李朝元宗而被李倧免职,如今却出现在这里,其中大有深意。

    前面提到金自点的时候,说过“西人”执政后,根据功勋分为勋西派和清西派。

    金尚宪就是清西派领袖,主张对外强硬,乃至断交。

    杨承应这一方,派出的代表,自然是宁完我。

    金尚宪一上来火药味十足:“鞑子入我国,掳掠百姓数十万,如今贵方已经消灭鞑子,理应把这些人归还,哪有强占不还的道理。”

    “并非强占不还,而是要尊重事实。”

    鞑子将贵国人口变为奴隶,强迫耕种土地。大王消灭鞑子后,对这些土地重新厘清和确权,同时解除契约。

    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为以前的旗丁、现在的地方大户耕种土地的佃户。

    大王还与地方大户约法三章,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得到他们的踊跃支持。

    他们已经在沈阳等地扎根,不愿意再回李朝。

    这些客观事实,怎么到你们口中,就变成了强占不还?”

    宁完我据理力争。

    金尚宪听罢,反驳道:“天知道你们是不是故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