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回 杨阁部

    第七百六十三回 杨阁部 (第1/3页)

    来到督抚衙门的正堂,杨嗣昌正襟危坐。

    熊文灿向他介绍麾下将领。

    “这位是出身关宁军,宁夏总兵尤世威的弟弟尤世禄。麾下有精锐士兵3021人。”

    熊文灿介绍时,尤世禄出列。

    因为温体仁的力保,尤世禄没有因为吃了败仗而受到处罚,被准许在杨嗣昌麾下戴罪立功。

    “这一位也是出自关宁军,总兵陈洪范,麾下有士兵2338人。”

    陈洪范在豪杰辈出的明末清初,是一朵奇葩。

    他参与过萨尔浒之战,还是跟着川军名将刘铤,却在刘铤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逃生。

    熟知南明历史的都知道,正是陈洪范说服了潞王投降清朝。

    陈洪范实际上是清朝的内应。

    所以,他有一个绰号“活秦桧”。

    是历史上明末清初顶级的油腻大师,以高寿去世。

    “这位是闯塌天,哦不,是大明副将刘国能,游击刘世杰,麾下士兵2246人。”

    一听到刘国能的绰号,杨嗣昌就知道这两人是农民军首领,后来投降的朝廷,是宋江一类的人物。

    事实上也是如此,刘国能因惧怕张献忠的兼并,又顶不住官军的围剿而投降。

    张献忠再度造反的时候,他们没有跟随。

    “游击马进忠,都司马士秀,守备杜应金。”

    马进忠绰号“混十万”,马士秀、杜应金都出自农民军十三家。

    他们麾下有士兵843人。

    “这位是加衔参将李万庆,麾下士兵3233人。”

    李万庆也是农民军首领的出身,绰号“射塌天”,刘国能投降后帮朝廷招抚。

    从马进忠到李万庆,都属于最近才接受招抚。

    忠诚度仍然打个大大的问号。

    听熊文灿的介绍,杨嗣昌整个人都心凉了一大半。

    “熊大人!”

    在那么多将领面前,杨嗣昌用比较正式的称呼:“标营何在?”

    “在校场,杨阁部请随我来。”

    熊文灿在前引路。

    杨嗣昌起身,飞快离开了大堂。

    堂内众将面面相觑,心里都觉得杨嗣昌似乎瞧不起他们,有些不痛快。

    熊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