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回 敕书

    第七百九十二回 敕书 (第1/3页)

    从沈阳到阿城这一路艰辛,让杨承应对管理东北有了新的感悟。

    管理这里,不必太细。

    太细了,他们都搞不懂。

    还是得双管齐下,把后金的八旗制度和明朝的敕书制度结合,搞一个混合版。

    明朝立国这么久,东北各族对敕书还是了解的。

    杨承应要用敕书作为经济手段,对顺我者发敕书搞贸易,逆我者消灭。

    这叫因地制宜。

    “有了这些敕书,凡是随我出战的部落,就可以发给他。”

    杨承应说道:“他们凭借敕书参加互市贸易。至于,没有带一个兵来,甚至自己都不来,就留给后面接手的人立功吧。”

    “这倒是一个绝妙的办法。”

    固穆脑子忽然灵光了,“大王,您打算把榷场设在哪里?”

    设榷场的地点,干系重大,引起固穆的极大重视。

    “按照以前的惯例,要在辽阳核验敕书,再入京朝贡。”

    杨承应说道:“那种‘薄来厚往’的贸易方式,我穷得很,承担不起。就在阿城,长春堡,吉林,三地设立榷场,进行贸易。”

    “大王英明啊。”固穆激动地道。

    可不英明嘛,三处榷场都在郭尔罗斯部的境内。

    虽控制不了这些地区,但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完全可以在贸易中获得部落急需的物资。

    敕书贸易,在嘉靖年间已经制定好了规矩。

    准确说,天顺年间就开始限制。

    天顺之前,明廷国力强盛,讲究一个“薄来厚往”的天朝规矩。

    明英宗复位后,开始限制人数。

    一直到嘉靖中叶,正式规定每道敕书每年只准一人入边的政策。

    从此,敕书从入关凭证,变成了个人入边的凭证。

    为什么杨承应认为这是明廷的失策呢。

    嘉靖的政策一实行,很快掀起敕书之争。

    最终诞生了努尔哈赤这个“卷王”,将一大半敕书握在手中。

    明廷可不敢和他做生意,自此经济手段彻底失效。

    所以,经济手段虽然很重要,还得用武力作为后盾啊!

    否则单纯的经济手段,只会成为他人眼中的肥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