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回 开拔

    第八百零二回 开拔 (第2/3页)

史上康熙皇帝迁徙他们,就一直接到黑龙江将军的邸报说,经常发生偷窃事件。

    当时四个总管不归黑龙江将军管辖,而是归理藩院。

    这导致事情刚发生,就成了悬案。

    这些历史教训,一定要吸取。

    索尼跟杨承应这么久,当然懂什么叫“万全准备”,便道:“臣回去后,就和理藩院商量一下,跟着济尔哈朗再走一趟东北。”

    “你能这样做,我心里很是高兴。”

    杨承应转头看着他,说道:“不过,你不打算随我到海外玩。”

    “大王要出海?”索尼眼前一亮。

    “是啊。我打算明年年初出海,去见一见重要的客人,顺便办一些大事。”

    杨承应话锋一转:“有的时候眼界很重要,如果你站在不同的高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索尼想去,但他摇了摇头:“以后有的是机会,臣不掺和。还是协助济尔哈朗把东北经营好,比什么都强。”

    “行吧,我也不勉强你。”

    杨承应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索尼:“你觉得吉林巡抚,谁担任最合适?”

    吉林是通往东南的门户,设总督府和吉林巡抚。

    而且,杨承应已经有了在伊通河上修筑水利设施,用伊通河水灌溉沿岸土地,栽种水稻的计划。

    这需要一个精通水利的人,杨承应心里早有人选,问索尼,其实是在试探。

    “吉林靠近长春堡,需要一个既懂水利,又会治理的人。”

    索尼说道:“这个人不一定要懂用兵,因为有济尔哈朗在,臣已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杨承应问。

    “大王心里早已有数,正是好喝酒的杨方兴!”

    杨方兴,字浡然,广宁卫人,被俘后投靠后金,参与修撰《努尔哈赤实录》。

    他是历史上的首任河道总督,有名的大清官。

    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杨承应笑着拍了拍索尼的肩膀:“英雄果然所见略同。”

    又过了几日,风雪彻底停了。

    杨承应率众再度开拔,走蒙古扎鲁特部、巴林部、翁牛特部,在地图上走出了个月牙形。

    十一月中旬,抵达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