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回 “面团师傅”

    第八百一十一回 “面团师傅” (第2/3页)

,会陆续给纺织厂更换。”

    说罢,将佩剑递给孔有性。

    孔有性双手接过,郑重的应了声“是”,再出门。

    依照杨承应令行禁止的性格,孔有性原本应该受到处罚。

    杨承应却没有那么做。

    一个没有见过全套蒸汽机械生产的人,是不知道产量有多大。

    历史上,随着英国撞开华夏大门,涌入进来的纺织品,直接把江南的纺织业干崩了。

    这个历史教训,让杨承应暂时不把机械生产的布匹投放境内或关内市场,而是寻找国外市场搞倾销。

    等机械数量多了,再逐步开放市场,同时吸纳家庭作坊,让他们加入纺织厂。

    孔有性走了一会儿,黄宗羲领着施琅来了。

    施琅明年就十四岁了。

    等他们坐下,杨承应说道:“我明年出海,打算带上施琅,让他和父亲见上一面。”

    “大王,臣可憋坏了。”

    施琅高兴坏了,年轻而魁梧的身体倏然站起,“臣请大王恩准臣加入海军,为大王横扫海疆。”

    杨承应笑道:“这你就别想了。你只是向夫子告几个月的假,回来以后,还得继续念书。”

    “啊,臣还以为可以一直待在外面呢。”施琅悻悻地坐下。

    “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你再大一些,就到水师学堂深造,然后去指挥舰船。”

    杨承应说道:“没有谁能一上来就指挥舰船,数百条性命都系于你一身呢。”

    “臣知道了。”施琅抱了抱拳,情绪还是很低落。

    黄宗羲在一旁看着,微笑着摇了摇头。

    “先生,我年初请你给江南的复社送信,邀他们北上之事,进展如何?”

    杨承应忽然问道。

    “这个嘛……”黄宗羲犹豫了一下,方才道:“大多以北国苦寒为由拒绝了,少数如顾炎武、王夫之又都出门游历,所以……”

    “这么多男儿,竟不如一女子。”

    杨承应有些不高兴。

    这里的“女子”,指的是尚景徽,她是经黄宗羲举荐,来沈阳第一女子学堂,教授女子诗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