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回 告辞!

    第八百七十三回 告辞! (第2/3页)

    崇祯放下筷子,说道:“内库都被搬空了,哪有一两银子可以用来安抚福王遗孀和逃难的宗室。”

    可是,不抚恤是不行的。

    如果不抚恤,不就摆明了朝廷虚弱。

    崇祯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只有在宫中筹款,好歹把这件事对付过去。”

    曹化淳听了,泪如雨下。

    朝廷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哭什么!”崇祯呵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奴才本没资格哭,只是见皇爷这般伤心,心中偶有感触,不觉流下泪来。”

    曹化淳说着,跪下叩了一个头:“求皇爷治罪。”

    崇祯一阵唏嘘,让他起身。

    “等把这件事对付过去,朕要调集天下各路精兵,剿灭闯贼。”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曹化淳小声提醒:“杨承应还在京中,如何处置?”

    “哦,差点忘了他。”

    崇祯反应过来,“这些日子,他都去了哪里?”

    “他一直待在军中,哪里都没去。”

    曹化淳毫不犹豫的撒了谎,“想来还是有些害怕,所以始终没有离开军营。”

    “这也能理解。”

    崇祯用勺子搅动稀粥,忧心忡忡。

    辽东富庶,他早想得到,可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再闹出事,招致腹背受敌。

    可是三国时,曹操纵虎归山的典故,崇祯铭记在心。

    正发愁时,有太监前来禀报:“蓟辽督师洪承畴,蓟辽经略杨承应在宫外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

    崇祯心头一惊,他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呢。

    “让他们到文华殿静候。”

    崇祯说完,低头吃了一口粥,然后一直咀嚼。

    他在想如何处置。

    杀或关,都是不行的。

    纵虎归山,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宫女和太监们肃立在侧,偷瞄到崇祯的失态,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片刻后,崇祯把碗放了下去,心道:“杨承应表面恭顺,还是不要招惹为好。当以围剿闯贼、献贼为首要大事,只要朝廷还在一天,杨承应必不敢胡作非为。”

    想清楚这一点,崇祯振作了精神,起身移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