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回 献米

    第八百七十八回 献米 (第1/3页)

    杨承应到的时候,徐光启的遗体已经收殓完毕。

    容貌端详的徐光启,穿着素雅的衣冠,安静的躺在棺椁中,身上披着殓布。

    杨承应看到这一幕,想起过去种种,也不禁潸然泪下。

    「徐老亲人都不在辽东,由我来守灵吧。」

    杨承应说完,坐在棺椁一侧的蒲团上,嘘声叹气。

    想起当年发生的事,如今细想,更加令人感慨。

    孙元化和茅元仪也留下守灵。

    孙元化本就和徐光启有师徒之谊,茅元仪则是以前多次受到徐光启的教诲。

    「我前天看到徐老,见他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杨承应伤心地问道。

    「人一老就是这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孙元化叹气道:「因为今日不见徐老来,学生前往拜见,这才发现徐老已安然去世,哎!」

    「原来是无疾而终,也算是喜事。」杨承应道。

    「这有徐老写给大王的一封信,大概是自知大限将至,提前写好交给侍从。」

    孙元化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杨承应。

    杨承应将信打开,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得感叹。

    徐老在信中反复强调一件事,大明是正统,不应该推翻它。皇帝是好的,都是下面的人如周延儒、温体仁之流阻塞圣听。

    他还劝杨承应做大明的忠臣,不做遗臭万年的女干臣。

    「一位老人家已经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值得我们效法。」

    杨承应不动声色的说着。

    然后,他将书信放在烛火上,点燃,烧得干净。

    茅元仪和孙元化见状,面面相觑。

    白广恩轻手轻脚的走进来,看了孙、茅二人一眼,尴尬的来到杨承应的身旁,在耳旁小声道:

    「大王,巴尔达齐已经被请到王府。」

    「请他暂时回馆驿,我要为徐老守灵。」杨承应小声回应。

    这话,被孙元化听到了。

    他忙道:「大事要紧,还请殿下先去处理。至于守灵,如果殿下想两全其美,可以晚上来守。」

    「既然如此,那我就晚上来。」

    杨承应现在是争分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