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回 自找死路

    第九百六十二回 自找死路 (第2/3页)



    这不是一个人的杰作,而是无数人的杰作。

    不过这话可不敢告诉崇祯,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无能。

    仔细琢磨皇帝这几句话,他明白皇上要将这件事全推到卢象升的身上。

    曹化淳在地上回奏:「串联顺义王的事,原本很是机密,奴婢不大清楚。只有内阁和卢象升本人知道,而前任内阁首辅温体仁已经病故,故而只有卢象升知道。」

    「此事发酵到现在,你又做了什么?」

    「奴婢命东厂番子们多方侦查,已经得知事情真相。」

    「真相是什么?」

    「启禀皇爷,事情是这样的:大同总兵王朴与杨承应麾下大将王辅臣有姻亲,卢象升不能信任。恰巧沙河堡守将孙诚与王朴有隙,卢象升便让他充当中间人,与俄木布等人联络。」

    「好啊,朕的九边都漏成了筛子,洪承畴、王朴一个个的都忘了自己是谁的臣子。」

    「皇爷息怒,龙体要紧。」

    「孙诚和俄木布靠什么往来?」

    「书信。奴婢已得知,这些书信都落入杨承应部下手中。」

    「俄木布怎么不战而降?他可是顺义王,北虏的可汗,就没有一个臣子愿意站出来吗?」

    「皇爷,俄木布势力大不如前,加上杨承应威望甚高。番将岳讬大军还没

    到,归化城各将已经行动起来,断了俄木布的退路。」

    崇祯听了,心里莫名起了共情。

    末代大汗在旧臣眼中,就是一个碍事的家伙。

    一想到这个,崇祯心头一冷,总觉得这事和自己有关。

    曹化淳趁着崇祯心神混乱,赶忙道:「奴婢还得知一件事,事情真假还需查证。」

    「你说。」

    「奴婢初步侦查得知,张溥在离京南下前曾赴陈名夏、吴昌时的饯别宴。张溥吃了酒,在通州登船,次日便坠河而亡。」

    「你对此事有几成把握?」

    「八成。」

    「哦,为什么?」

    「吴昌时与周延儒关系紧密,周延儒又和张溥不对付。陛下可以想一想,推荐前往辽东打探情报的人选,为什么是陈名夏而不是威望更高的张溥。」

    「确有几分道理。」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