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回 明亡矣

    第九百七十九回 明亡矣 (第2/3页)

管了京师的城防。

    甚至才知道李国桢已经投降。

    此前,没有一个人告诉过崇祯,李国桢率京师三大营投降顺军。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一直在城里乱逛,而不及时出城的原因。

    崇祯得到消息,赶忙带着太监登上煤山,举目眺望。

    城内到处是整齐的火把,将一条条宽敞的道路照得灯火通明。

    完了,这意味着城内已经平稳过渡。

    这一刻,崇祯想到了靖康之耻发生时宋朝皇室的悲剧。

    崇祯赶紧下了煤山,随便找了一把剑,提着,挨个逼着包括周皇后在内的妃子和公主们上吊自杀。

    年岁不大的公主,也让太监代劳勒死。

    然后把还是孩童的三个儿子召来:

    「城破后,你们要沦为百姓,各自逃生去吧。我已命朱纯臣保护你们离开,但前途迷茫,你们好自为之。」

    望着三个儿子,大的朱慈烺年仅九岁,小的朱慈炯只有六岁,最小的朱慈炤仅五岁。

    又听着他们喊「父皇」,崇祯泪如雨下:「你们逃出去后,遇到当官的无论是什么官,年纪大的就称‘老爷,年纪小的叫人家‘相公,遇到平民百姓,老的要叫‘老爹,小的叫‘老哥。遇到读书人叫‘先生

    ,遇到当兵的叫‘军爷。」

    崇祯说完,抱了抱他们,然后让心腹太监带着他们离开。

    这时候,崇祯猛然想起来,嫂子张太后还在。又提着剑,去张皇后寝宫,逼她上吊。

    等张太后自杀后,崇祯像幽魂一样,在黑夜中行走,准备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自杀。

    王承恩大着胆子,跪在崇祯面前,拦住皇帝去路:

    「陛下,蝼蚁尚且偷生,何况陛下。现在天黑,闯贼还没有完全控制京师。奴婢斗胆请陛下换上内监衣服,奴婢保着陛下出城,然后向东,到山海关。」

    崇祯低头,愣愣地看着他:「洪承畴这忘恩负义之人,早已和杨承应勾结,不肯来勤王。朕去了山海关,就等于落入杨承应手中,与落入闯贼手中有什么区别。」看書菈

    「陛下,大有不同。」王承恩道,「杨承应在关外按兵不动,是因为关宁军曾经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