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回 新的法度

    第九百九十九回 新的法度 (第2/3页)

指着地图道:

    「榆次位于太原东南方,两地相距不过六十里,李自成竟会如此狼狈,足见其统治的薄弱。

    如果不趁此大好良机,进兵太原。让李自成缓过来,又将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话虽如此,但李自成的失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简单意义的军事失败。」

    杨承应说道:「我们应该看到,当地乡绅操控地方的能力是多么恐怖,居然敢闭城不让李自成进。」

    很多人总结李自成失败教训,总是归咎于腐败、堕落等因素,仿佛这是农民军的通病。

    实事求是分析,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建立一套新的秩序。

    军事虽然取得胜利,但地方建设上约等于无。

    「均田均产」只发生在少数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旧有秩序被破坏、而新秩序没有建立的情况。

    这就非常麻烦。

    举个例子,失去土地的百姓在地主被肉身消灭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占有土地。

    大伙一定想,农民肯定感激李自成,他帮他们赶走了地主。

    但是,稍微有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地方上为了争夺土地和水资源多么狠。

    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横死当场都有。

    又没有人来制止这一切。

    得到土地的人,会感激李自成吗?

    不

    会呀!

    他们只会觉得土地是自己拼了命抢来的,凭什么感激李自成。

    相反,没抢到土地的百姓,反而很恨李自成。

    因为是李自成害得他们连给地主打工的机会都没有,被迫要饿死乡野。

    更糟糕的是李自成的铐饷政策,毫无节制。

    因为战争失败,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否则军费开支无着落。.

    这等于是把上下都得罪光了。

    「范先生,派往陕西、山西的各级官员名单,可有安排?」杨承应问。

    范文程道:「都已安排妥当。只是,土地测量员可能不够。」

    「以一旧带四新的方式,把他们安排下去。」杨承应道,「先从京畿地区开始,向四周扩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