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回 五个噩耗

    第一千零二十三回 五个噩耗 (第3/3页)

可不会像大帅这般仁慈。」

    听了这话,尤世禄不再犹豫:「黄大人替我写一份奏疏,就说朝廷擅自拘押真太子,我身为人臣理应为国尽忠,率军驱逐马士英等大女干臣。」

    「这好像还不够。」

    「剩下的,你觉得合适就自己写上去。」

    「不是,我的意思是仅一份奏疏,似乎不够。还要把事情闹大才行,最好让江南都知道。」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请大帅给我一些金子,我把它发给乞丐和行脚商,让他们四处宣传,太子是真的,是洪承畴秘密派人送到史可法那里,又被史可法送到高梦箕处安置。」

    「这句话有意思。史可法在南京官僚中名声最好,洪承畴又在大西北,的确像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弘光朝廷已经惹得天怒人怨,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不稀奇。」

    「没错!」

    两人哈哈大笑。

    谣言像洪水一样冲垮了心堤,在民间广为传播。

    南京官僚们被马士英打压太狠了,也不管谣言真假,都一股脑儿的弹劾马士英。

    对此,马士英是崩溃的,他跟这件事真没有一点关系。

    面对举朝弹劾的情形,自身合法性受到质疑的弘光皇帝,也没有办法全力保他。

    因为这次是太子案,无论真假都影响到弘光的正当性。再加上他以前不干人事,更加备受质疑。

    面对来势汹涌的舆情,闭嘴成了他唯一不那么正确却必须做的选择。

    眼看马士英顶不住,关键时候一本奏疏递了上来。

    上奏的人,是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人,史可法!

    史可法在奏疏中指出,关于真假太子的谣言突然如此汹涌,说明背后有人指使,不是杨承应就是尤世禄。

    再者,杨承应到处寻找太子,都没有找到。他要是找到了,就不会迟迟不立新君。

    第三,洪承畴远在西北,正为杨承应稳定西北、消灭献贼,怎么会选择把太子送到我手上呢?

    第四,我用人格保证,没有见过太子一眼。

    这一席话,把马士英保住了,但阻止不了尤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