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回 下落不明

    第一千零三十二回 下落不明 (第3/3页)

农。

    其中有一支力量的首领叫程九伯。

    他带人在通山附近,看到李自成和刘进,便以为是落单士兵。

    打算把他们杀了,再扒掉他们身上的盔甲和取走兵器,留作自己用。

    正扒衣服呢,发现李自成身上有枚印章,仔细一瞧,才知道自己干坏事了。

    程九伯等人连忙背着李自成的遗体,安葬在牛脊岭小月山。

    然后,果断跑路。

    这件事被捅出来,还是半年后,李自成的部下们都死光了,程九伯才敢出来。

    协助后来担任湖广提督的高第,找到李自成的坟墓。

    然后,程九伯喜提铡刀一副,死于武昌。

    埋葬李自成的地方,随着人口增多,逐渐发展成小镇,被御笔亲书赐名「闯王镇」。

    这都是后话。

    从天启末年陕北爆发农民大起义,一直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

    期间出过好几百个著名的农民军头领,堪称影响全国的农民军头领,除了李自成,还有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四人。

    然而没有一个农民军头领能如李自成般雄才大略,二王一高仅能做到一个松散联盟的总掌盘,张献忠也不过是一方枭雄。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固然离不开历史环境,也离不开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李自成当初被追杀到商洛山区打游击,部下仅千余人,跟拥兵数万的张献忠的实力判若云泥,但李自成完成了张献忠几辈子都完不成的功业。

    他的最终失败,纯粹是军事上的失败。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位面,都有一个崛起于东北,整合了东北汉、蒙、女真等势力的政权,且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运转相当的成熟。

    与之相反,李自成短时间内崛起,得到的只是打烂的西北,和来不及消化的地区,既没有相持的资本,也没有相持的实力,只能一败再败。

    最终遗恨九宫山。

    长期笼罩在这位盖世英雄的头上的阴云很多,比如为什么不据守关中,为什么不先打江南等等,不会因为他的死而消散。

    千百年后仍争论不休,这大概就是历史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