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回 成事不足

    第一千零三十三回 成事不足 (第2/3页)

来另一拨进去,似乎永远不会停止。

    这里的杀戮太多了。

    从高杰无恶不作,到五大总兵齐聚扬州城外,再到辽东军和高杰余部一场大战。

    就在杨承应用竹筏试探敌火力点,为渡江做准备,南京城内还在为弘光皇帝是否迁都争吵不休。

    最激烈反对的,自然是南明东林党此时的领导者钱谦益。

    钱谦益引经据典,又分析利害关系,大义凛然的劝弘光皇帝不要迁都。

    弘光皇帝读书不多,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但他不傻,知道留下来是等死,先佯装同意,然后找到马士英商量办法。

    马士英道:「当年崇祯皇帝想南撤,却犹犹豫豫,最终不幸驾崩于煤山。而今陛下千万不能再犹豫,否则也会落得和崇祯皇帝一样的下场。」

    「朕也知道,只是如果不告而别,会引起大臣们的恐慌,朕将来倚重谁呢?」

    面对现实处境,弘光皇帝忧心忡忡。

    「陛下,您知道唐明皇吗?安禄山和史思明眼看打入长安,唐明皇果断连夜奔蜀,不仅活下来,还回到长安。」

    马士英说道:「而今杨承应就是安、史之徒,陛下连夜出城到杭州暂避锋芒。如果一切顺畅,做宋高宗又何妨呢?如果不顺,还可以向福建前进。」

    「爱卿说的有道理!」弘光皇帝高兴得拍了一下巴掌

    。

    从地图上看,弘光政权名义上拥有半壁江山,完全可以效法宋高宗。

    君臣二人想当然的认为,杨承应不可能率大军一直追击,否则后勤压力会非常大。

    就在君臣二人商议好,出逃的前夕。

    南京的长安门贴了两副字,意在嘲讽时局。

    第一副:福王沉醉未醒,全凭马上胡诌。幕府凯歌已休,犹听阮中曲变。

    第二副:福运告终,只看驴前马后,崇基尽毁,何劳东捷西沾。

    这两副字大有讲究,「马」指的是马士英,「阮」指的是马士英的心腹阮大钺。「驴」指的是卢九德,「捷」是吏部尚书、马士英的心腹张捷,「沾」是左都御史李沾。

    意思是马士英这帮家伙闹得弘光政权根基不稳,地动山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