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七十六世孙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七十六世孙 (第2/3页)

己比孔令闻大一些,人家父亲比自己老爹大!。

    “那太好了,请讲!”

    “建议您在美国成立一个学院,比如叫‘孔子学院’就挺好!教师可以从国内请过去一批,这个对你而言,就是找些同事!”

    “学院?这个规模恐怕要不小才行!可惜我没有资金!办不起来,我倒是过去了,搞个小私塾了。”

    “资金不是问题,我在美国有个文化基金,现在是我姥爷和爷爷在运作。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他们一定会支持您!”

    “喔?意义何在?”

    “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方面我们要让我们这些华侨后代不能忘本无根。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文化推荐给世界,在全球范围发扬光大!当然这个不是一代两代之功的事情,我们需要持续努力!中国在将来一定会强大的,随着中国的强大,我们文化会有更多人认可和推崇的。”

    “李侄的雄心如此博大?这已经是推广中国文化的大事业了!只是外国人会愿意吗?文化之争也是很残酷的!”

    “美国情况还好一些,他是移民国家,各地的文化都在美国落地生根,相对宽容很多。我们不会排斥和贬低别人的文化,当然,我们需要讲究策略!美国人对做生意永远是赞成的!我们最开始当然是做生意了。这个可以请孔令闻用心包装一下,持续做生意好了。生意为表象,推广为实质!”

    “就为你的这番话,我敬一杯酒!”孔伯伯站起来说道。

    “孔伯伯快坐下!我担不起您的‘敬’字!我敬您!事情还要辛苦您!”

    “哈哈!好!我这就去美国!”

    “孔伯伯不着急!您先在西安大学看看,也没有值得您带去美国的教授,当然一个学院,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组建起来也不容易。正好等等孔令闻,回来后一起去印度!”

    孔伯伯叹口气说:“我和令闻在重庆折腾了半个月,一事无成,有负所托啊!惭愧!”

    孔令闻说:“我父亲找到财政部和堂伯还有粮食局长大吵了一架!也无济于事!”

    “就是那个说‘只要人不死,必有出头日’的徐堪?”

    “哥对他熟悉?”

    “唉!蒋公在西安会议上确定‘河南的军粮配额250万石’,到他那里,他改成了250万包,河南就要多交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