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衣锦还乡

    第66章 衣锦还乡 (第1/2页)

    接下来的时间在府院翻书,有时也会去听先生讲课,这里的先生以举人、秀才为主,进士除了院长。他基本上不上课。举人不说,水平肯定不差,就是秀才也是了得,在李淼看来并不比举人差。

    作为秀才,能在府院当先生,绝对是专业领域优势明显。李淼开始渐渐的认识到自己小看天下英雄了。自己的水平在秀才中应该也只能是中等偏上水平。

    有多少秀才是几十年的老秀才了,其中还有不少上进的呢?他们的水平就很高了,看来自己还不能放松,到金陵后加紧翻书才好,这次在府院收获不浅。十天后,李淼找先生请假,说是准备上金陵备考,像这种情况在学院还是很多的,于是府院先生随即便同意了。

    李淼带着大小张敏和张氏父子两掌柜。两日后启程返乡。站在船头李淼气质飘然,彻底融入当下。来这方世界仅一年有余,他已经秀才功名在身,从此李家不再是农户,是书香门第了。是他改换了门庭,他无愧于家庭、宗族、乡邻。

    他们一行人还没来到村口,两位族长、两族族老、一众村民出村三里迎接。本来大家是要去镇上迎接的,但不知李淼何时归来,于是派出一护卫队队员在码头等候。该队员脚程快。几乎每天去面馆吃饭,一天六趟,能不快吗?所以村里接到消息后,才只能在三里处迎候。

    乡里才几个秀才,中了秀才官府是帮忙修牌坊的,可见其地位,可能在常州府不显。到村里那可了不得。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秀才,现在的李氏族长不说,就连胡氏族长也隐隐地团结在李淼的周围了。

    本来就是一个村子的,还是姻亲,毕竟奶奶虽说现在是李氏族人,但她也是从胡氏族出来的。富在深山有远亲。何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