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下已绝无可能

    第七章:南下已绝无可能 (第2/3页)

在原来的历史上,李邦华,倪元璐,吴征麟三人都是在城破之日自尽殉节的大臣,他们的忠心是被历史见证过的。

    而且,这三人都算得上是知兵的,李邦华和倪元璐更是德高望重的重臣,能臣。周世显南下重建明廷的大业,靠他自己一个人可不行。

    李邦华是江西人,履历可谓丰富:六部中的工部,刑部,兵部,他都管过,甚至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南京兵部尚书,还有京城和南京的都察院,他也都任过职。

    不止如此,李老爷子在两年前还压服了如今已然成为了一方军阀,正盘踞在武昌-九江一带的左良玉,这对于周世显将来收服这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要知道,左良玉手下的将领中,可是有不少人才的,这些人在大明腐朽的体制下毫无建树,默默无闻,但是只要舞台合适,他们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来。

    这些人才,周世显自然是要想办法拉拢的,要是给了满清,将来就是难啃的骨头了。

    满清虽然野蛮残暴,但是在军事上,无论是军队的军纪,还是后勤军饷,都远超这个时候的大明,这一点周世显是清楚认识到的。

    至于所谓的屠城,只能说,这本来就是一支强盗军,屠城和军纪无关,只是这支残暴军队的本质表现。

    而倪元璐是浙江人,若是能顺利抵达南京,这位出身于江南的朝廷大员,可以使得南京户部的钱粮迅速运转起来,不至于和原本历史上一样,陷入钱粮空缺的困境。

    这是将来江北防御的关键,更是周世显训练强军的关键,仅仅靠他手中的那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吴征麟也同样是有能力的大臣,虽然达不到上面两位的水平,但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至于汤若望,这个熟悉天文历法,火器制造,还有门路从澳门带回更多传教士,火枪火炮,甚至是雇佣兵的红毛,周世显又怎么会放过呢?

    周世显很快进了后院,来到李邦华所住的厢房门口。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轻轻敲了三下,然后才推开了门。

    这是他对于一个忠良死节之臣的敬重,他对这种有骨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