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衔枚夜行

    第三十九章:衔枚夜行 (第1/3页)

    休整了两个时辰之后,城中的护驾大军陆续醒来,周世显从城中三两银子一个征召来,又有总甲作保的伙夫随即开始杀猪造饭,各部战兵骑兵则开始调整队伍,检查装备。

    全军近两千兵马,除了两百余留守的士兵之外,其余的,都分到了不同的将领麾下。

    当然,这并不是拆散重组,而是基本上以“两伍一队十二人”为单位的整体划拨。

    不然,这仗就没法打了,这个时候的明军可没有完成标准化训练,战斗力的形成需要士兵之间通过长期训练来磨合,做不到化整为零。

    各部军官明确了各自的作战任务,检查完装备,各部士兵又填饱了肚子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寅时三刻。

    三十多个哨骑率先出发,他们要替大军清理掉夜袭路上的顺军伏路兵和游骑。

    这些哨骑大都是夜不收出身,战力强悍,他们大多会在途中下马步行,悄悄接近已经摸清楚了位置的敌人。

    三月月底的北方夜空,一轮弯月高悬,稀薄的月光使得整个平原野地都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之上,一队队少则百余,多则三五百的士兵正在黑暗中前行,在风声的掩护下,若不靠近,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夜行偷袭,自然是不可能点火把照明的。非但不能点燃火把,便是长枪枪头,银色甲胄,以及可能反光的崭新刀刃斧头,都得用布包起来。

    绝大部分士兵都只能由能夜视者借着微弱的星光,带着前进,战兵相互间拉着腰带,骑兵则是拉着前方的马尾巴。

    在周世显和诸将商议夜袭计划的同时,他就已经让吴兴业派出哨骑,摸清楚了顺军大营的外围部署和营房位置,以及中间十五里的路况。

    顺军的四个大营都是紧紧挨在一起的,相隔不过五十步,其中东面三个供士兵休整,另外一个靠近运河,是方便战马喝水休息,恢复体力的地方。

    至于顺军的营寨部署,只能说是极其简单了,便是营寨外围的壕沟也没有挖,周围光秃秃一片,拒马和栅栏更是不可能了。

    谷可成和郝摇旗只是派出了十几个暗哨,还有同样数目的斥候在四周警戒。

    毕竟,顺军追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昏黑,周边又都是平原,村落大都荒废多年,并不合适驻扎。

    而且,谷可成还特意选了一块远离荒废村落的平地,如此一来,周围便没有什么可以隐蔽的地方,也不用担心被偷袭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面对一股背对着自己夺命而逃的败军,谷可成和郝摇旗都不免轻敌松懈了,根本不觉得自己的部署有什么问题。

    平原之上的乡间道路并不难走,除了薛长福,孙虎,翁大杰,孔涛几部人马需要渡河绕路,颇有些麻烦之外,其余的人马都只需要做到不惊动敌军即可。

    这里没有东西走向的大河,也没有什么密林,甚至没有山坡,池塘倒是有些,不过并不影响行军,周世显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确保行军途中的安静。

    为此,“衔枚夜行”是必须的,每个士兵都领到了一块类似筷子的木片,行军的时候咬在嘴里,避免发出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