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加官进爵

    第六十六章:加官进爵 (第1/3页)

    王朝东和张洪的动作都极快,手脚也干净利落,抢完了之后就立即撤回了清河,船上的金银珠宝很快就被置换到了护驾的马车之上,运输的船只则顺道送给了洪泽湖里的水匪。

    等过几日,为了崇祯南狩,大军进入洪泽湖剿匪的时候,这些船只便会成为真真正正的贼船了。

    而等他们基本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路振飞才护着崇祯的车驾进了淮安府,那些被杀了好几个太监和护卫的藩王们,听到了圣驾入城的消息之后,纷纷哭着喊着要面圣讨公道。

    但有周世显在前面周旋,他们的诉求几经转口,然后就从“求崇祯为他们作主,严惩乱兵,找回财货”变成“要求崇祯替他们惩罚那些冒失的锦衣卫,撤回纠察的旨意,还得帮他们找回丢失的财货”。

    当然,崇祯也不傻,周世显在前面装好人,谁也不得罪,他也在后面装糊涂人,不仅没有因此生气,还当即下了一道旨意,安抚这些如今身无分文的藩王们,每人赏了一百两银子,以显示自己的气度。

    查,是肯定要查的,严惩也肯定是要严惩的,旨意也已经下了,皇帝的态度也很明确了,但就是没有安排具体的人去做这件事。

    周世显一看,便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他自然如实禀报了缴获的“贼资”,崇祯皇帝在京城的时候,就深受钱粮不足,大军难以一战的困扰,如今看到自己的女婿那么能干,也没有私底下贪墨,自然是默许了这件事情——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抢了还是自己的。

    反正,最后要是出了事,这个锅崇祯也可以甩给周世显,还能趁势敲打一下这个他如今唯一能够依靠,但是又难以完全信任的女婿。

    对于没有实力又资财无数的人,无论他的诉求是多么合理,遭遇是多么不合理,都免不了成为待宰大肥羊的命运,崇祯打算直接一个“拖”字,把这件事拖下去,拖不下去就国事紧张,日后再谈。

    大不了,把他们都送去凤阳,给老祖宗守皇陵去,崇祯早就想整治这些家财万贯却看着国家败亡的家伙了。

    史可法在这日午时,也终于领着京营到了淮安迎驾,周世显自此又多了一支可以威慑其他军头的兵马。

    在原本的历史上,淮安城以南的宝应县,便是张煌言带兵北上勤王,得知了帝后陨难的噩耗之后,哭孝的地方。

    而宝应和南京中间的天长县,则是史可法带着京营北上勤王途中的哭孝之地。

    史可法此人的本事先不论,但在道义上,气节上,是没得说的,也是周世显可以利用来压制东林党人,平衡各方势力的一颗棋子。

    这样的人,是最容易拿捏的,也是最好利用的。

    而史可法既来,在面圣之后,自然也和路振飞一起查起了所谓的“叛军”,他可是南京的主政官员,对各个军头的威慑力要远大于路振飞,敲打的效果要好一些。

    周世显日后虽然不打算靠这些人作为主力抵挡清军,但短时间内,还需要他们来撑场面,维持漫长的战线。

    战时则作为侧翼掩护,甚至是辅兵,所有现在就得把威信确立起来,否则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