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恩威并施

    第六十九章:恩威并施 (第1/3页)

    只是觐见的次序安排,周世显和崇祯皇帝就把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的矛盾给激化了,两拨人在淮安城府衙内见面的时候,刚刚退下的勋贵集团十几人趾高气昂,一副已然胜过了刚刚进来的文官们的样子,甚至还有人大声炫耀道:

    “如今国家危难,圣上如此重视咱们武人,这次回去之后,一定要重整京营,不让圣上失望。将来北复河山了,咱们都是一等一的功臣。这年头,刀枪棍棒可比笔杆子有用多了。”

    其他的勋贵子第听罢,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纷纷应和,气得好几个文官都脸色铁青。

    第二批觐见的大臣按照六部和科道的区别,又分成了两拨,由已经转正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御史李邦华,正牌的户部尚书倪元璐领着,他们已经在外面站着等候了许久,要等到王承恩宣旨的时候,才能得崇祯皇帝的觐见。

    这些繁琐的仪式和程序,也是增强崇祯皇帝权威的重要因素,所谓的权威,等级和神秘感,就是那么来的。

    南京的许多大臣,都是李邦华和倪元璐的老相识,由他们来协调,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只不过,在如此局势之下,故人相见,就不免有些令人唏嘘了。

    按照崇祯皇帝的命令,李邦华和倪元璐向这些文官们宣告了卢九德,马化豹,王会等人的谋逆行径,以及处置的结果,在面圣之前,又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众人自然知道这两个千里随驾的大臣必然会随着崇祯重掌龙庭而一飞冲天,原本都想着要巴结的,这个时候,听到了这么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之后,这些官员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了。

    特别是南京六部的官员们,大明也是以文抑武,他们之中便有许多人都管着军务,或者是有关乎着军队的财务在手,和地方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时候要是那些言官弹劾起来,恐怕事情就不简单了。

    而这些六部官员们猜的也不错,那些科道官员听到这件事之后,反应就和他们不同了,这样的事情,和他们并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是该弹劾谁,把哪个不顺眼的拉下水,就值得好好考虑了。

    只能说,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如今,南明小朝廷的官员们,都在不停地内斗,党争,不断地消耗自身的力量。

    不过,对于这些人精们来说,早就有人想到卢九德背后的福王了。

    但若是如此,事情的牵连就大了,恐怕一番腥风血雨是少不了的。特别是之前众人皆以为崇祯陨难的时候,朝中还有不少人是要支持福王的。

    不等这些人多想,王承恩便已经从里面走出来传旨了: “圣上口谕,着六部官员觐见!”

    六部的官员们闻言,都赶紧站直了身子,又连忙整理了一番衣冠,然后才鱼贯而出。

    他们在府衙大堂的门口看到了站在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