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山海关大战(上)

    第七十一章:山海关大战(上) (第1/3页)

    南直隶风云初定,北直隶却已经是风雨欲来,李自成所率的大批人马,自四月十三日从京城城开拔,走了四日后,便到了永平,距离山海关只有不到一百五十里。

    在永平,大顺军轻松击破了吴三桂布置的第一道防线。

    当天晚上,李自成还接见了吴三桂派出的求和使团,虽然他不完全相信这些缙绅的说法,但也只是将这六人随军监禁了起来,打算一同带往山海关。

    与此同时,李自成还派了前明降官,密云巡抚王则尧以大顺兵政府尚书的身份前往山海关同吴三桂谈判。

    其实,便是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对于招降吴三桂,仍旧是报有希望的。

    他实在想不明白,对方除了投降自己,还能有什么更好出路?

    不过,吴三桂在撤回山海关之时,对沿途实行的“坚壁清野,夷灶塞井”,也使得李自成心中有了提防。

    这使得他的大军从永平到山海关,因为绕路足足又走了四天。

    而在这八天时间里,吴三桂的关辽军不仅修补了西罗城城墙的缺口,还派人将守卫宁远城的大小火器运到山海关的西罗城中。

    不过,严阵以待的关辽军,并没有引起李自成的高度重视,加上大军连续赶了八天路,他当即下令麾下兵马当晚养精蓄锐,暂不攻城。

    原本,李自成是认定吴三桂一定会来投降的,他原本就有派吴三桂率本部人马作为南征的先锋,南下招降明将,平定南明的计划,只是没想到成了如今的局面。

    而经过周世显的提醒,李自成虽然派袁宗弟去了山东,但也比原来历史上多带了一万老营兵,以防万一。

    要压服吴三桂,四五万老营兵其实已经绰绰有余,多出来的那一万,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满清鞑子的。

    不过,当他看到山海关高大的城墙和西罗城上的十几门千斤火炮时,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因为李自成的大军并未携带大型火炮——大顺军多年来习惯于流动作战,并没有火炮制造基地,也不重视火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这也不能怪李自成,他一直在中原和官兵转战,从未跟满清八旗兵交过手,尽管也听说过八旗兵骁勇善战的传闻,但一想到明军都能抵挡他们几十年,便也没当一回事了。

    虽然不怕,但以防不测,李自成还是多带了一万老营兵,又让唐通和白广恩多带了一万前明边军中的精锐,比原本计划中多了足足两万兵马。

    一夜之后,随着太阳升起,大顺军也随即在山海关外摆开了阵势。

    “父皇!”

    李自成的养子张鼐带了几个亲卫骑兵,纵马飞奔到了他的身旁,“各部兵马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进攻。”

    “关外有什么情况吗?”李自成眯了眯眼睛,语气平淡地问道。

    “派出去的三十几个斥候都已经回来了,并没有发现异常。”张鼐十分笃定地说道。

    “哈哈哈,朕就说嘛,鞑子怎么敢来?”

    李自成哈哈大笑起来,“果然是那朱明驸马的诡计,那小子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