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军仪

    第九十九章:军仪 (第1/3页)

    一月底,九营三路,两万余大军先后抵达了滁州府城,周世显麾下的主力大军将在这里完成抵达战场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阅,以鼓舞士气,然后便直接北上凤阳府,隔着淮河屯兵以对。

    周世显虽然不能说是在军事上天赋异禀,目光长远,但目前历史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到面目全非的地步,短时间内,他对清军的真实实力和战略意图,还是了解的。特别是还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给他源源不断地提供消息,用以佐证判断。

    大军完成了检阅,周世显也就前线的最新战况进行了了解,清军比原本历史上稍慢一些,多铎一月底才进入西安,但因为自己派兵攻占了雎州-宁陵-归德三府,清军缩短了休整时间,最终的东进比原本历史上要快三天。

    对此,周世显并不奇怪,他微微调整了部署之后,随即下令大军开拔,继续北上,事情如今还在他的计划之中。

    很快,大军就进抵了凤阳,临淮一线。

    南京水营把总刘韬率领的两千余水师也已经和调到了盱眙的路振飞所部会和,一方面是掣肘刘泽清,另一方面也是要守住这个关键节点,以免被清军从中间突破,然后直接被抄了后路,军心大乱。

    当前的淮河一线,周世显从二月初开始,一直到二月中旬,花了半个月时间最后一次调整了各路大军部署。

    高杰仍旧在徐州,河南一带,但稍作抵抗就可以撤退,为后方的战线巩固争取时间,周世显打算视他的表现而定,如果还能一用,就把高杰所部的五千多甲士作为预备兵马,打打绿营军,牵制侧翼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刘良佐所部撤到了霍丘和寿州一线,倚着淮河-大别山防守西面阵线,马士英所部也被调到了寿州,掣肘刘佐良的同时也是加强西面的防守兵力。刘泽清则是收拾兵马,退回了淮河以南的淮安城中。

    黄得功所部依旧维持原状,驻扎在淮河一线,西面战场的后方,周世显要等明确了清军主力动向之后,再作调动,他麾下的七千多甲士,都是在薛老二手下军官眼皮子底下认真操练的了,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而如此部署,自然就是想要把多铎的主力引到凤阳了,若是多铎从其他地方突破,事情会更麻烦。换言之,周世显只有率自己麾下的精兵和清军主力对上,其他几个军头才有一战之力。

    毕竟,面对真正的满洲八旗兵,这些军头们的战斗意志十分薄弱,没有周世显领头,这些人就算如今实力有所增强了,也不堪一战。

    伴随着大军部署的,还有周世显从江北征发来的周围逃难的百姓,凭借着这股庞大的人力,他在凤阳,临淮,寿州,霍丘,盱眙,淮安等重要据点外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从羊马墙,拒马枪,陷马坑到鹿角木,铁蒺藜,可谓无所不有,每一座城池内都储备了一年的军粮。

    不过,最终的胜负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