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赞赏

    第一百一十章:赞赏 (第2/3页)

说,刘良佐的运气不好,尼堪偏偏就往西面跑了。而且,这家伙的表现实在是太无能了,马士英虽然吃了败仗,死伤惨重,可也还敢和清军正儿八经打一仗。但刘良佐根本就是一动不敢动。

    天知道,当马士英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有多激动,原本他还以为自己要受一个大大的责罚了,但和刘良佐一对比,他马士英简直就是大明的良心。

    周世显得到西面两位大将惨败的消息之后,也当即做出了惩罚。这种事情必须当机立断,也容不得反悔,否则对周世显的声誉和威望,便将是致命打击。而用好了,法理也就确定了,对于士气军纪,将是极大的提升。

    挟着新军大胜的余威,张洪直接率兵进入了霍丘城中,给刘良佐来了个措手不及,这支军队连满清鞑子都能打败,又奉了驸马周世显的命令,他那支废物军,又有谁敢反对?

    毕竟,在周世显默许的宣传之下,淮河南岸之战,大明击溃满鞑三万,斩杀八旗兵一万有余,绿营兵近两万,可谓是大获全胜,而己方不过是死伤了千余。

    政治宣传,舆论宣传在许多时候,作用是巨大的。这块高地,如果周世显不占领,满清就会占领,所谓的“女真满万不可敌”,不就是几百年前的政治宣传吗?如今可都还发挥着作用呢。

    而对刘良佐的最终处罚,周世显并没有妄自下决断,这个烫手的山芋,他打算抛给崇祯皇帝。毕竟,大敌当前,除非是必死之罪,不然都不应该随便斩杀一军之将。

    不然,高杰会如何想?刘泽清会如何想,甚至于黄得功,又会如何想?那些他们底下的士兵将领们,又是怎么一番态度呢?会不会有人就此产生了异心,要去投清了?

    政治问题,从来都不简单,战场上的政治问题,更是复杂,难以决断。周世显现在还不能靠自己取胜,所以他也必须做出适当的妥协。

    不过,妥协是妥协,该有的行动,周世显一点都不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